孫婉婷
班干部是“在學校、班級、學生會、團隊組織或其他學生團體中擔任一定職務的學生”1,在學校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班干部是班級里教師和學生重要的溝通橋梁,是班級活動的組織者,亦是參與者。班干部是從班級學生群體中選拔而出,與學生關系比較密切,對班級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情況比較了解和熟悉,同時作為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得力助手,在班級中處于核心地位,能夠保障著班級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因此,小學班主任培養一支優秀的班干部隊伍對學生的發展、班級的管理、班風的建設、學風的營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國小學班主任選拔小學生班干部思想相對還是比較傳統的,大部分的班主任都會以學習成績好與壞作為評判成為班干部的標準之一。但是,我國倡導的教育模式是以素質教育為主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教育形式,這勢必要求班主任更改傳統選拔班干部的觀念與思想,樹立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的觀念,在班干部選拔中更要關注學生為群體付出的服務性、為集體付出的積極性,而不是單純地以成績論高下,應鼓勵更適合作為班干部的同學參與班級的管理中來,不僅利于班干部的隊伍建設,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培養班干部時,不僅班主任存在傳統的思想,大部分家長與學生也存在不正確的觀念。家長受到“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思想的影響,會極力讓孩子爭取當上班干部,從而實現“光宗耀祖”般的驕傲。從而造成很多學生認為如果當了班干部就會為父母爭光,會有榮耀感,對老師的命令言聽計從,而在其他學生面前趾高氣揚。這樣會激化班干部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不利于班級的建設、學生的成長發展。家長要改變傳統的“官本位”思想,要教育與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班干部觀念,培養自己的孩子為班級服務,要具有奉獻的意識。班主任也要做好家長與學生的思想工作,時刻強調班干部的工作職責是加強班主任和其他教師與班級中的同學之間的交流,主要目的為學生與班集體服務,而不是以權力管理其他同學,要樹立為學生服務意識、公仆思想,起到班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為班級管理做好相應的工作。
在選拔班干部之前,班主任應該把每個班干部具體的職位要求對學生進行解釋,這樣方便學生對于班干部的具體職能有著更加詳細的了解。合格的班干部的共性是應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較強的工作能力、工作的創新能力、為學生服務意識等方面的素質。同時班主任應該針對不同的班干部職位,提供不同的選拔方式,有助于選拔出班干部的最佳人選。例如班長的職務,是作為班干部的主要帶頭人,應該選擇一位能夠與其他學生和平相處,帶領班級積極向上,同時身上又具備正氣與勇氣,敢于指出班級中的不正之風,能夠積極協助班主任全面負責班級中的各項活動,在班級中比較有威望,能夠帶領和指揮其他班干部成員團結協作的學生。
由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紀律意識不強,所以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班主任可以采取學生自我推薦和班主任任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選拔。而對于已經有自主意識的高年級學生,班主任可以通過采取競選制和評價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選拔,學生可以通過毛遂自薦、他人推薦、競職演講、民主投票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程序,對班干部進行選拔,但在競選之前,要向學生闡明選舉的嚴肅性,要求學生正確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利,強調選舉的程序與紀律。不僅可以建立最優秀的班干部隊伍,同時也可以鍛煉參加競選學生的勇氣、口才與參與能力等。
在競選時,班主任不僅要對競選上班干部進行合理的分配職工作,還要采取相應措施對沒有競選成功的學生進行安撫與照顧,防止他們產生負面情緒。如果有學生因為競選失敗產生負面情緒,不僅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影響,還會對教師與班干部的管理產生抵觸情緒,對班級的管理造成沖擊。因此,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是對班級管理、班干部選拔、學生身心發展至關重要的事情。在競選開始之前,班主任要對每位參加競選的學生進行鼓勵,強調他們身上的勇敢與優秀,同時也講明競選的職位有限,必然會有學生競選結果不理想,讓學生做好競選的心理準備。在競選結束后,班主任可以通過與沒有競選成功的學生談心談話,讓他們重拾信心,正確看待自己,教育引導他們積極面對失敗。其次,家長與班主任應該做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配合,一方面家長不應把傳統的“學而優則仕”思想強加于學生身上,另一方面,家長也要做好競選失敗學生的安撫工作,多教育學生正確看待班干部這個職位,正確引導學生看到身上的不足,而不是一味責怪埋怨學生。
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以民主、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原則,選用合格的選拔模式,建立了一支符合班級需要的班干部隊伍。但是要想培養一支合格的優秀的班干部隊伍,不僅僅需要建立而已,還需要對選拔出的班干部隊伍進行后期的培訓與鍛煉。
在思想上,班主任要對選拔出的班干部進行嚴格的思想教育,通過思想道德課、談心談話等方式,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愛國主義情懷、團隊精神,形成遵守校規、班規的紀律意識,養成為班集體付出的責任感、使命感。
在能力上,多數小學生班干部的日常任務是完成班主任交辦的一些無關大局的瑣屑事務,班干部幾乎完全聽從班主任的命令,很少會有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處理班級事物的機會。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班主任應該改變傳統吩咐班干部做事的方式,多鼓勵班干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注重培養班干部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處理班級事務時應多考慮班干部的意見與觀點,鼓勵他們多嘗試參與班級管理,不斷提高班干部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首先,在班干部剛剛任職還未完全熟悉工作的時候,班主任需要耐心地教導每位班干部慢慢地熟悉各職位的工作分工和職責權限。尤其在前幾次的班級活動中,班主任要主動地帶領班干部進行活動計劃,在活動中要關注每一位班干部的表現,對他們進行鼓勵與支持,活動后帶領所有班干部一起進行經驗的反思與總結,幫助班干部快速地適應班干部工作。其次,在班干部已經比較熟練地處理相對較簡單的工作時,可以適當地讓班干部自行組織較小規模的班級活動,在活動中班主任進行適當地指導,及時指出問題與不足,幫助班干部進行適當的調整,積極鍛煉培養他們獨當一面的能力。最后,在班干部逐漸已經基本具備完成工作能力時,班主任大力扶持班干部按照他們的想法組織班級的活動,班主任進行監督,對于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同時還要正面引導班干部此時因已經熟悉工作而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幫助他們不斷完善自己,真正的成為一名合格的班干部。
此外,在平時對班干部的培訓中,不僅要對已經選拔出的班干部隊伍進行培訓,要對其他學生的參與管理能力進行培訓,從而選拔出更加適合班干部的人選,為班干部的隊伍儲備力量。不僅可以增加其他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也可以給落選學生的提供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
班干部是班級整個群體的共享資源,不應該把班干部的成員只固定在某幾個學生中,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群體的參與者和享受者,因此都應該有機會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都有機會成為班干部的一員。而且,如果某個學生擔任班干部的時間過長,也會打擊其他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同時也會造成班干部與其他學生之間產生矛盾,這樣都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對于班干部不能實行終身制度,應實行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制度。
班主任可以通過設置意見箱等方式廣泛征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通過召開班會的方式,讓其他教師、學生和班干部對近期的班干部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是給予其他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同時也是班主任能夠實時地掌握班干部工作狀態的機會。班主任要通過掌握的信息,對于不適合班級工作的班干部進行適當地調換,對于那些責任心不強、能力不足、缺乏愛心、耐心的班干部要及時的進行撤換。這樣對班干部隊伍實施動態管理可以幫助班干部保持工作熱情,增強班干部的壓力與競爭意識,也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參與管理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整個班級的積極發展。
“學生干部是形成班集體的核心力量,是正確輿論的實踐者,是班級行為規范的示范者,是各項活動的帶頭人。”2總之,小學生班干部是班級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班主任要重視班干部的培養工作,不僅要轉變傳統的錯誤思想,樹立正確的觀念,還要明確選拔目標,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執行選拔程序,對于選拔后的班干部應該進行適當的培訓,便于開展班級工作,同時也采取合理的評價方式,實施動態管理,以培養出一批最佳的班干部隊伍。
注 釋
1.教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教育大辭典(第1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魏書生.魏書生班主任工作藝術[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