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紅
識字課程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課程,所學的識字內容也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點知識,作為一名小學生,剛升入小學就需要面臨學習大量文字的課程,這對小學生的能力來說確實具有一定的難度。也正是因為如此,對小學生進行識字教學的課程便成為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難點內容。在傳統的小學的識字課程教學中,大多教師都沒有找到適合小學生學習和認知的方式,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課堂氛圍沉悶,導致學生對知識產生了乏味厭煩的情緒,學生對所學知識沒有興趣,也正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識字課程教學效率一直沒有明顯提升的原因。面對這個問題,應該如何提升小學識字課程的教學效率,結合在教學實踐中的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特點,無法有效地對自己進行行為上的控制,上課時極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如果不采取相應的辦法吸引同學的注意力,識字教學的效率便不會獲得提升。活潑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小學生愛玩的特點,設置與之相匹配的活動來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的目的。在游戲活動開始后,要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再將所要學習的識字內容融入到游戲活動的過程中,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率的課堂學習,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一個較為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學習。例如,可以結合學生的特性設計一個開火車的游戲,在活動中學生對教師給出的讀音或圖片答出相對應的文字。教師說:“火車火車要往哪里開?”學生說:“火車火車往這里開!”通過教師和學生的配合來完成識字的教學內容。也可以分小組進行游戲,在游戲中學生發出“咔嚓、咔嚓”的響聲,教師便可以出示一個生字,讓學生按順序拼讀該字的音節并對該字進行字形分析,如果哪組讀錯了,音或分析形不正確,火車便不能開下去,要停下來,教師進行修理之后,才能繼續往下開,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在游戲中掌握所學漢字的內容,還能夠提升學生對接下來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完成教學目的。
語文中所學習的知識本就是來源于實際生活,當然最終也應該回歸到實際生活。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文字只是生活的符號,識字教學要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將課堂中的識字內容與現實中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漢字,引導學生將識字學習融入到生活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漢字的記憶和理解,還能夠讓學生發現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所產生的聯系。正因為如此,在識字這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實際生活中的情景帶入到識字這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聯系實際生活的同時進行識字練習,從而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例如,小學生和家長一起購物時,便可以對商品標簽上的漢字進行認識和理解,在多種感官的刺激下,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識字能力。教師也可以將寫有漢字和畫有相應圖畫的兩組不同的卡片相混合,讓學生們找到與漢字相對應的圖畫,這樣學生在有具體事物引導的情況下,能夠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
識字的方式有很多種,老師要選取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識字方式,讓學生學習。為了加強學生對形近字的認識,老師用筆畫加減法的方式教學,例如“人、大、太、天”這幾個形近字,老師說:“今天老師變個魔術!”先寫出“人”字,讓學生回答出這是什么字,之后再“人”上加一筆變成“大”,讓學生回答這是什么字。加一筆或是減一筆就變成其他字,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有意思,也會讓學生感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也能讓學生加深對字的認識。“口、日、田”等漢字,也可以利用這個方式進行教學。
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就是學生繼續學習的巨大動力。所以,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多對學生進行表揚、肯定,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讓學生從老師的表揚中肯定自己的學習,獲得學習的滿足感,感受到愉悅的心情,這樣就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加積極、努力的參與到識字學習之中。例如,老師發現學生認識教學內容以外的漢字時,要肯定、表揚學生,鼓勵學生的做法,并且也要鼓勵所以學生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漢字,抓住生活課堂里的漢字。總體而言,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的基礎課程,也是學習語文的基礎,老師要積極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熱情,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漢字,提高認字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理解奠定良好基礎。
總的來說,識字教學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識字教學的質量直接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相關聯,小學語文老師要不斷思考適合學生識字的有效方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識字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