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功
尊敬的陶應發教授,尊敬的各位領導和嘉賓,尊敬的鄉親們:
大家上午好!在這春和景明、鳥語花香的美好時節,由我們望糧山村委會和保康縣稅務局聯合主辦的“教授下鄉季度講堂”今天正式拉開了序幕!
首先,我要代表望糧山村所有干部和群眾對陶應發教授大駕光臨本村表示衷心感謝,感謝您不畏山高路遠,千里迢迢從省會武漢來到山村望糧山,為我們送來寶貴的精神食糧。
其次,我們還要真誠地感謝曉蘇教授,感謝您為家鄉人民牽線搭橋,幫我們的季度講堂請來了如此大名鼎鼎的專家學者。
同時,我們還要深情地感謝半月談雜志社的王明瑞主任和襄陽日報社的周建春主任,感謝你們深入鄉村關心我們的文化生活與精神世界。另外,我們還要對來自村外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歡迎大家來到本村進行交流和指導。
在感謝和歡迎之后,我還想借此機會,講一下我們主辦“教授下村季度講堂”的目的。大家知道,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的黨和國家一直都非常重視農村,關心農民,在全面開展精準扶貧的同時,又大力實施了鄉村振興戰略。
由于方針政策好,工作力度大,農村面貌日新月異,農民生活不斷改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些變化主要還是物質方面的。與物質的進步和繁榮相比,人們的精神領域還相對落后和薄弱。
因此,我們必須在物質脫貧的同時重視精神脫貧,在物質振興的同時加強精神振興。我們的縣委書記張世偉同志曾在一次會議上說過,我們不僅要富口袋,而且還要富腦袋。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正是由于以上這些原因,我們產生了開辦“教授下村季度講堂”這個想法,其目的就是,讓廣大村民在物質富裕的同時,精神也能跟著富裕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脫貧,鄉村才能真正振興。因為,教授來村里講學,講的是知識,講的是文化,講的是道理,講的是情感,講的是理想,講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和策略,這些都是我們精神世界的強大支柱。
好了,我已經講得夠多了,該打住了。下面,我們把更多的時間留給陶教授,請他為我們開講。我相信,陶教授的演講一定會讓我們深受啟發,茅塞頓開,心明眼亮,精神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