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玲
學習語言要有語言環境,這樣才能學得好。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敢想敢說,對什么事情都充滿好奇心。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他們,運用豐富的表情和幽默的語言,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只有當學生喜歡學,要求學,有學習愿望時,他們的潛力才能充分發揮,他們才能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此外,教師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賞識學生。要以平等積極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這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不怕出錯誤,敢于求異的良好的學習心理。學生的興趣才能得以激發和培養。另外,教師鼓勵學生討論、對問題的回答、質疑問難。他們好動、好奇,自我表現欲望強烈,人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愿望。對于他們的討論與回答,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反饋,并堅持鼓勵為主,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而這種鼓勵應該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應該面對每一位學生。教師還可利用課堂的導入環節來營造課堂氛圍,如開展一個英語小游戲,唱一首英文歌曲等。這樣的導入能使英語課堂變得更加有趣,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能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和生機。為了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保持和鞏固這種興趣,教師就需要認真研讀課本,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一是情境導趣,以趣激學。兒童是善于模仿的,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從模仿開始的。教師應利用好學生這一特點,讓學生模仿。努力為學生創設語言實踐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努力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到新鮮、輕松,讓學生喜歡英語課。比如在教nose,ear時,教師可以輕輕地捏捏學生的鼻子、摸摸學生的耳朵,使學生置身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滿懷激情,以豐富的肢體語言與面部表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教單詞或句型時,我們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相應的動作,即使是夸張的動作或朗讀語調,孩子們也會特別喜歡。比如教“big”時兩手張開畫個大圈,“small”用兩手指畫個小圈。也可以開展各類英語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演講賽、英語故事比賽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去探究、去體味。
二是游戲教學,寓教于樂。游戲教學是在教學中盡可能將枯燥無味的語言轉變為學生易于接受的、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為學生創造生動的語言交際情景,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英語游戲教學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助于學生積極、快樂地學習,從而產生不斷的學習動力。教師設計的英語游戲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啟發性,游戲形式應該多樣化。再好的游戲,學生一直做也會厭煩,所以我們要時常變換游戲方式。
三是多媒體教學,激發興趣。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僅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英語教學的需要,這時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拓展學習空間,從而達到較好的英語學習效果。比如在上課前,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簡單快樂的英語歌曲,把學生不知不覺帶到英語學習的氛圍中。在單詞教學時,通過Flash動畫的制作來導入,可以使平面的,靜止的字母變成立體的,動畫的畫面,并配上聲音,這樣就拉近了學生與英語的距離。對于重點句型和對話的理解、掌握,更需要借助于多媒體。先播放動畫,讓學生感受交際情景。再播放,啟發學生理解、掌握,讓學生感受學習英語的快樂。
作為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教學中一呼百應的知識權威形象,要走下講臺與學生平等地交流,要將自己作為學生的合作者,引路者。這就需要教師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和耐心,經常和學生溝通,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學生有了困難,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尤其要關注后進生,在學習和生活上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心和輔導。教師要用自己的親切的語言和表情傳達對學生的信任、理解、和尊重,鼓勵學生大膽地用英語表達,善于發現他們的進步。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英語老師不但要教給學生英語知識和技能,還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全面提高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質量。這樣,才能把打造高效小學英語課堂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