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陽陽
魏書生教育教學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蘇霍姆林斯基的熏陶和指引。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德智體美勞發展是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的,并且,人的自我內部世界的發展應與外部世界相統一。在此條件下,又生發了自我教育理論,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這一思想對魏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他形成了民主與科學的教育思想。
魏書生認為“人以學為本?!薄皩W習是人的天性,學習是做人的根本?!盵1]20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實現了從野蠻到文明的飛躍,這一切都離不開學習。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生存,學會了制造和使用工具。隨著社會的近一步發展,人們學會了制作衣服。今天,社會物質資源極大豐富、精神生活日漸充實,但人們并未停下學習的腳步??梢哉f,學習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
教育要適應實際需要,一是指教育要適應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促使學生獲得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進步。二是指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與學的目的,永遠都是為了個人與社會的兩個發展。成功的教育與學習都是兩者和諧統一的結果。”[1]22因此,學校教育要幫助學生在基礎知識、操作能力、團結協作等方面取得更大提高。同時,要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看教育,通過教育的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的提升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孔子一生都在倡導知其不可而為之。這個不可,就是一種當時,甚至當世無法實現的理想境界,盡管達不到,但這一境界,體現了人類長遠的意義,于是才最大限度激活了人內心深處崇高的欲望種子,于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成為一代又一代進步的知識分子激勵自己為理想奮斗的精神旗幟?!盵1]25魏書生指出,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教育理想與實際、中外教育理念的差異等等。只有把握好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教師才能擁有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氣去實踐教育教學活動,才能將個人教育教學放到國家教育事業的全局中去看待。
教育活動的兩大主體:教師和學生。教師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學生也幫助教師提高了教育教學的水平和能力,二者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1)做學生的知音
(2)商量無處不在
“遇事多商量”是魏書生常用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制定班規時,魏老師會讓學生參與,學生參與了規章制度的制定,執行力就強,落實效果好。魏書生說“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凡屬重大的事情,我一概提請全體同學民主表決。一向把提高學生的自治能力作為追求的目標,凡是經過集體通過做出決議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這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良好的紀律,崇高的集體榮譽感,正是這樣形成的?!盵1]93可見,遇事多商量是有效教學的要求和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3)學生是助手而非對手
巴赫金認為,對話是人與人之間“在各種價值平等、意義平等的意識之間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盵3]132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把學生看作是助手而非對手,學生幫助教師促進教育教學的順利實施,幫助教師進行班級管理。學生也應該認識到,老師是幫助自己學習,促進自我成長的導師,是人生路上的指引者、參與者、見證者。師生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才能使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最佳效果。
要根據學生成長的特點和教育教學發展要求,制定教學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并建立保障機制,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注重鼓勵監督,并及時反饋。
(1)優化教學設計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語文學習中亦應如此,要建立計劃系統,有計劃地學習。上課之前,讓學生預習下節課的學習內容,對要學的知識有所了解,有了課前預習,就能在課堂上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及時掌握知識,為之后的學習打好基礎。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學語文課本,讓學生提前預習某一單元的課文。甚至,讓學生在假期自學整本語文教材,大大壓縮語文課堂講授時間,為學生留下更多交流討論的時間。
(2)注重監督鼓勵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推進,城市覆蓋范圍越來越廣泛,鄉村旅游自身所具備的鮮明的時代特征愈發凸顯。在這一形勢下,城市居民想要擺脫緊張的生活節奏,遠離城市的霧霾、擁擠的街道,擺脫相對狹窄的居住空間,嘗試綠色無污染美食,鄉村旅游不失為一項絕佳的選擇;另一方面,在精神層面上,國人本身對“修身養性”、“返璞歸真”等文化傳統有著天然的需求,同時“鄉愁”在東方更是有著顯著的普世價值,而鄉村旅游在這一方面也有著天然的人文基礎,能夠滿足人們上述這一精神層面的需求,這本是鄉村旅游自身蘊藏的價值,而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發展之下,使得鄉村旅游這一價值得到更為顯著的凸顯,為鄉村旅游發展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
學生犯了錯誤,要寫檢討書。檢討書就像是學生寫給老師的,不僅沒產生一點兒作用,反倒是越寫學生心里越不服氣,越要跟老師對著干。那么,犯了錯誤怎么改正呢?寫說明書!張天寶教授說:“在時間和空間的縱橫擴展中,每個人都以其獨立的個性存在著,都是作為無可替代的獨立個性存在著?!盵4]198每個學生擁有不同的心理特點,通過寫說明書,學生進入內心深處進行自我觀察,細致描繪犯錯前、犯錯中、犯錯后三個階段自己的心理活動過程,這樣,寫出來的說明書才深刻,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斑^去淘氣了寫檢討書,那時越寫越狠老師;現在寫說明書,越寫越恨自己?!边@是魏書生老師的學生對寫說明書的深刻體會。
(3)及時進行反饋
及時有效的反饋系統,是事業成功的保障。教育教學中,要計劃,要監督,更要反饋。
第一,學生個別反饋。老師要多聽取學生意見,看學習任務是否合理,學習形式是否為大多數同學所接受。第二,班干部反饋。哪位同學對某一問題有自己的看法,班干部都可以反饋給老師,然后大家開會商量。第三,家長反饋。老師定期和家長溝通,以打電話、家訪等形式,咨詢家長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老師、家庭、學校,三方共同努力,助力學生學業取得更大進步。
民主教育、科學教育,是魏書生教育思想的閃光點,我們要抓住這些閃光點,探究其實質,將此發揚光大,讓有效的教育思想釋放無限的能量,指導今后的教育實踐。
(1)教育理念的融合
魏書生較早運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指導實踐,同時,他還借鑒了凱洛夫、贊可夫、巴班斯基、杜威等眾多外國著名教育學家的思想和理論,在此基礎上,結合個人教學經驗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思想。需要注意的是,語文教學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新一輪教育改革進行時,必須不忘本來,充分發揚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又要吸收外來,洋為中用,以國際視野來審視教育改革,讓語文教育改革煥發理性的智慧與時代的光芒。
(2)人文關懷的回歸
魏書生十分注重人文關懷。他的“民主”教育思想,“遇事同學生商量”的態度,正是其人文思想的集中體現。此外,他在講授知識的同時,還積極引導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教導學生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相結合,站在全人類的高度看待民族發展和社會進步,在教改的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盵5]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注重語文工具性的同時,關注語文的人文性,培養學生愛自己、愛他人的良善之心,培養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3)辯證思維的滲透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書”容易“育人”難。在“教書”與“育人”的矛盾中,魏書生能夠靈活運用辯證法解決實際矛盾,表現了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在語文教育教學中,很多教師會將課本中隱藏的知識理論挖掘出來,“教書”是主要任務,而魏書生重在“育人”,將“育人”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新時代語文教師要積極學習科學理論,用馬克思主義聯系、發展、辯證的觀點指導教育教學實踐。
魏書生語文教育教學思想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但同時也應該意識到,他依然存在缺點和不足,對魏書生教育教學思想進行反思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指導教學改革。
(1)缺乏理論建構
魏書生的教育教學思想實踐經驗豐富,但是缺乏理論建構。魏書生教育教學思想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民主與科學,他的教育教學成果也表明,魏書生的經驗是成功的,是有借鑒意義的。但經驗總會受時間、地點、條件的限制而不能發揮它的作用,要將其思想大力推廣,還需要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需要魏書生不斷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科學知識總結經驗,將經驗生成理論,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2)缺少發展性
魏書生的教育教學思想有獨到價值,但是缺少發展性。民主與科學作為魏書生教育教學思想的核心,對其他語文教師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可以說,魏書生的教育改革思想為教育界增添了活力。但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社會需要和學生特點都發生了新的變化,語文教師如何應對新變化,處理新問題,魏書生未給予新的指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改革要充分考慮到變化發展的實際需要,不斷推陳出新,為教育思想注入新鮮血液。
魏書生作為草根教育家,他的思想指導了眾多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在當今仍然具有借鑒價值。我們學習魏書生,并非學習他的教書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學習他勇于探索、敢于挑戰的精神,學習他孜孜不倦、開拓進取的教育態度。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魏書生教育教學思想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繼續探索和創新,不斷挖掘創造出新的理論,并將其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