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昌
(淮安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 淮安 223001)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現階段,在中國的整個就業層面中,存在大學生就業相對困難而高級技工卻供不應求的現象,勞動力的結構失衡與素質較低的問題日益凸顯出來。而職業教育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其重要性并沒有被突出強調出來,因此導致社會對職業教育發展的不重視。
作為職業學校的一名老師,在長達13年的職業生涯中,在每年中考錄取工作結束后,我經常聽到,“恭喜!你家小子考上淮中啦!”,或者“祝賀你家女兒考上清中實驗班!以后至少一本啦!”??墒俏覐奈绰牭竭^,“你家孩子考上職業學校啦!真棒!”幾乎所有的家長為自己孩子策劃的人生軌跡都是重點高中直至重點大學,職業學校在家長和學子乃至整個社會中處于一個無人問津的尷尬狀態。
2017年,我在淮安市商業中心廣場做了一個隨機調查報告——“您愿不愿意您的孩子在中考志愿填報時,選擇我們職業學校?”一共有300余名家長參與了此次活動,根據收回的報告反饋,僅有17%的家長選擇愿意孩子填報職業學校。
然而更有甚者,去年一條由浙江省某中學德育處發給學生家長的短信:“不要與社會不良少年或職高學生混在一起,以防上當受騙或被欺負?!本W友“菜日文233”在微博上貼出這條短信截圖。這位網友表示,自己在QQ空間里看到了這則被轉發的短信,“短信里的言論嚴重傷害了我們職高生的感情,希望能通過發微博的形式讓更多人知道這一情況,并要求行知中學道歉?!?/p>
被微博曝光后,這則短信引發多方關注。網友“末夏1573”評論:“職高生怎么了,為什么用有色眼鏡看人?老師是一個神圣而純潔的職業,本身就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即使不是本學校的學生。”
這條短信不僅深深傷害了職業學校師生的心,更是完全折射出當前整個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
是的,讓一個高分的孩子放棄重點高中,來上職業學校,這事擱在當前的中國,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能”,“瘋了”。但是隨著近幾年淮安市高級職業學校和德國政府、企業以及學校的幾次密切互訪交流,我發現這事擱在德國,那還真是習以為常的現象。
2016年8月,我作為淮安市政府青年代表團一員,赴德國進行為期兩周的交流訪問,在德國柏林,我結識了來自漢堡的小伙子Steven。他當時正在一家證券公司做學徒。Steven的成績優秀,本可以申請上不錯的高中,他卻毅然選擇接受職業教育。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在他先前已經在一家證券公司實習過4周,他感到很有興趣,決定直接進入職業學校學習金融專業。Steven說他放棄上高中并沒有遭到父母反對,相反他們很支持他的選擇。
德國年輕人樂于接受職業教育在于,技工、銷售員、農民等職業有很高的社會認可度,從事這些職業的人也不會輕易地看低自己。在德國,像克里斯托夫這樣高中畢業后接受職業培訓的人不在少數。德國聯邦統計局2015年數據顯示,當年簽約職業培訓的新生共有52.6萬人,其中13.2萬人持有高中畢業文憑,即擁有申請大學的資格。
德國職業教育為何如此吸引人?這與它的高質量密切相關。德國的職業教育以“雙元制”為主,學生同時在企業和學校學習。
一個關于德國前總理施羅德的勵志故事。施羅德自幼家貧,14歲就去當學徒,成為銷售員。后來,邊工作邊上職業學校,最后考上大學,成為律師,直至當選德國總理。在德國,這樣的例子很多。2015年1月,我校與德國卡爾夫行政區合作共建淮安市雙元制實訓基地。建立了蘇北首家德國雙元制培訓機構“淮安市雙元制職業培訓中心”,開發和實施本土化的“雙元制”課程,進行德國“雙元制”AHK模具機械工職業資格認證,面向歐美企業培養輸送專業技術工人。德國專家Peter常年駐校,親自授課,學生獲益匪淺。淮安市雙元制職業培訓中心已經招收2014級、2015級學員共48人建班,進行中職學歷教育和德國“雙元制”AHK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在整合利用學校現有師資基礎上,市高職校高薪聘請德籍專家和國內專家擔任高級顧問,引進、招聘5名具有豐富企業經驗的培訓師和專業理論教師任教,在“雙元制”培養模式的實施的同時,也推動學校逐步走向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改革的“深水區”。2016年我校派出師生近20余人赴德國多個地區進行技術培訓和文化交流,近兩年來,我校與德國職業院校多次互訪交流,職校學子跨出國門,不斷肯定自身職業價值,并促成德國卡爾夫和淮安締結友好城市。2017年,淮安市市長蔡麗新代女士代表市政府與來訪的卡爾夫地區行政長官弗蘭克已正式簽訂友好城市合作備忘錄,為淮安市市政府的國際交流增添濃重一筆。
當今時代,以習大大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人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不斷加大教育投資。近年來我校師生更是在省級乃至全國職業院校大賽中頻獲金牌,勇創佳績!這些獲獎同學將被保送直上本科。記得一位省賽金牌得主齊君怡的父親接受采訪時,這樣說:“把孩子交給這樣的學校,我不僅是放心,更是自豪!”作為老師,見證自己的心血和努力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內心深處升起一種“高職有才,于斯為盛”的自豪。
職業教育如今逐漸被視為經濟發展的“秘密武器”,其成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想發展好職業教育,需要我們全民投入。那么品質上乘的“中國制造”必將風生水起,遍及世界。俗話說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我們職業教育者們有信心、有恒心、有愛心、我們一定會將職校學子培養成祖國新一代“大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