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天飛
(武威市涼州區(qū)九墩鎮(zhèn)中心幼兒園,甘肅 武威 733000)
父母是幼兒成長路上的第一任教師,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父母。在農村幼兒園,大多數幼兒是留守兒童,他們的教育問題常常是個大難題。教師在幼兒園做了五天的辛苦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各種習慣,雙休日過去了,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幼兒的好習慣又不見了。因此,在農村幼兒園進行家園共育,贏得父母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必須積極支持和幫助幼兒家長提高他們的教育能力,充分體現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每個幼兒在進入幼兒園后教師要建立幼兒檔案,以便準確把握每個幼兒的特點并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讓父母消除顧慮,把孩子放心地交給幼兒園。
2.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要求家長反饋或討論個別問題或教育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隨時與家長討論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3.每學期組織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以便家長可以了解幼兒園的工作,并觀察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了解教師的教育方法,學會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孩子,并與教師合作,促進幼兒整體發(fā)展。
4.利用節(jié)假日進行家訪。通過家訪教師可以直接了解幼兒家長的思想、經濟情況和文化水平,以及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內容和方法,從而找到突破口,在幼兒園開展有針對性的保教活動,讓幼兒在家園的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長。
1.在早晚家長接送孩子時與家長交流溝通。雖然教師每天與家長聯系的時間很短,但可以用幾句話與家長交流信息,這樣家長就可以了解孩子當天在幼兒園的情況。每個家長都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夠引起教師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剛進入小班的幼兒。即使教師有一兩句話,家長也會覺得教師非常關心幼兒,這樣他們將很愿意積極配合幼兒園教師組織的各種活動。
2.做好幼兒的成長記錄檔案。在幼兒成長檔案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跟蹤幼兒的表現、活動、樂趣、愛好,隨時做好記錄。還要幫助幼兒糾正缺點,并通過某些方法向家長提出建議,讓家長通過幼兒的成長檔案了解孩子在園里的表現和活動,從而在教育幼兒上與教師產生共鳴;更要經常讓家長查看幼兒的成長檔案,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的誠意和關心,從而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
3.通過實際行動照顧和關心每一個幼兒。筆者班里有個幼兒叫張麗,先天性肢體殘疾,走路不穩(wěn)。平時玩耍時,筆者就讓兩個大一些的幼兒拉著她的手。一日三餐,筆者都細心照顧,讓她吃飽。上廁所時提不上褲子,不會擦屁股,每次筆者都領著她,給她提褲子,擦屁股。每天離開幼兒園時筆者都告訴她父母:“孩子在幼兒園一切表現都不錯,你可以放心。”每次聽到筆者的話,家長都非常感激,家長知道孩子給教師添了不少的麻煩。可見,只有當家長覺得幼兒園教師喜歡和照顧幼兒時才會有一種信任感,才會積極配合教師,促進幼兒成長。
家長、幼兒園和教師是幼兒教育的三大支柱。幼兒園應安排家長間接參加園里的教育及教學活動,注重家長和幼兒的共同探索和共同成長。
可邀請家長進入幼兒園,作為教育者參與幼兒的學習和生活活動,并引導其發(fā)揮在各行業(yè)中的獨特教育作用。通過這種方式,父母可以在幼兒教育中發(fā)揮積極作用,成為幼兒教育的合作伙伴和支持者。由于有家長參與,幼兒也從最初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樘剿黧w驗式學習。教師也可以根據家長和幼兒的需求對課程進行選擇,并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與家長積極配合共同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總之,做好家園共育是提高幼兒園辦學水平和幼兒園長遠發(fā)展的需要,也是農村幼兒園長期存在的關鍵。教師需要利用好家長各自的專業(yè)知識,讓其參與幼兒園教育,以便他們了解幼兒園并了解幼兒教育,從而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