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陳富祥 岳 峻
迭部縣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甘肅南部白龍江上游甘川兩省交界處,境內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85所,在校學生10350人。2018年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順利通過國家評估認定。近年來,迭部縣教育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首要任務,注重內涵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攻堅克難,集中力量解決了一批制約教育發展的深層次、根本性問題,辦成了許多教育發展中的大事、好事、實事,教育事業得到健康、協調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使全縣教育事業走上了健康持續發展的道路。
迭部縣雖屬國家貧困縣,但始終堅持教育經費優先保證的原則,全力確保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和“兩個比例”,全力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近年來,迭部縣搶抓國家支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及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政策機遇,充分利用“全面改薄”等有利時機,立足長遠,高位推動,統籌兼顧,摸清全縣各校辦學情況,科學測算經費需求,合理安排項目建設點,有計劃、按步驟組織實施,將標準化建設的覆蓋面擴展到全縣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動員全縣各方力量關心支持教育,整合資源,加大投入,不斷改善教育基礎設施條件,完善硬件設施,大力推進各級各類學校“五化”建設,穩步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辦學條件得到有效改善。2014年至2018年,全縣累計投入“全面改薄”“中央預算內項目”專項資金1.36億元,用于學校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建設,建設項目覆蓋全縣30所義務教育學校。
目前,在縣內不管走到哪個鄉鎮,學校校舍都是最漂亮的建筑,成為當地的一道風景線,所有中小學儀器設備均達到省定標準,生均圖書達到國家二類標準,寄宿制學校徹底消除了“大通鋪”現象,達到1人1床標準,實現500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鄉鎮中心以上幼兒園均達到州級辦園標準,全縣21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達到義務教育辦學基本標準。通過“三通兩平臺”建設,建設通網計算機教室、錄播教室、多媒體教室285間,中小學“班班通”全面覆蓋,數字教育資源覆蓋所有教學點。
2012年以來,全縣投入2.3億元落實教育保障政策,將免費教育逐步向學前和高中階段延伸,15年免費教育基本實現。寄宿生生活補助從每生每年1400元提高到2168元,取暖費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年100元提高到320元,營養改善計劃資金從每生每年600元提高到800元,公用經費從小學每生每年500元、初中700元提高到小學600元、初中800元。
迭部縣電尕鎮中心小學新貌
扶貧先扶智,面對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新的形勢、任務和要求,迭部縣把教育扶貧作為脫貧致富的治本之計扎實推進。把控輟保學作為重中之重,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控輟保學工作,縣鄉兩級分別制定了控輟保學工作方案,成立了縣控輟保學工作領導小組和鄉鎮控輟保學工作行動小組,形成了“縣長抓鄉長、鄉長抓分管、分管抓落實”的聯控聯保工作機制和“局長、校長、師長”三級包保網絡制,對全縣輟學情況先后多次進行排摸,共排摸輟學學生157名,建立了動態監測檔案,通過強化依法控輟、管理控輟、減負控輟、勸學控輟、救助控輟等多項措施,靠實責任,做到了及時發現、及時跟蹤、及時報告和及時勸返。目前,已全面完成157名失輟學學生勸返復學和問題整改工作,勸返率達100%。
同時,教育局、學校(園)、扶貧辦、各鄉鎮聯動,創新宣傳方式,拓寬宣傳渠道,提升宣傳效果,充分發揮電視、報刊、網站等媒體作用,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資助中心和學校有關人員細致講解,營造教育扶貧的濃厚氛圍,讓黨和國家各項助學政策家喻戶曉。
為了摸清每一個貧困家庭學生的詳細情況,迭部縣教育局組織開展進村入戶“家訪”活動,自2018年起,教育系統抽調多名工作人員多次赴全縣11個鄉鎮進村入戶開展教育扶貧工作。家訪結束后立即召開家訪工作開展情況匯報會,對工作開展情況、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所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做詳細、全面的匯報;家訪的同時開展貧困家庭“一戶一對策”,受教育貧困人口“一生一辦法”摸底工作。在此基礎上,落實各類教育資助資金2105萬元,資助學生2.3萬人次,資助政策覆蓋各學段學生,貧困家庭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實現應貸盡貸,兌現了“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失學”的莊嚴承諾。
迭部縣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色創建和內涵發展作為主線,重視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努力創建了一批特色鮮明、師生認同、社會滿意的特色學校。在傳承和弘揚主流文化價值的基礎上,按照“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思路,文化立校,特色立校。精心打造了一批以紅色長征文化、綠色生態文化、農耕石磨文化、藏族傳統文化、國學書香文化等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各學校精心挖掘打造了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的紅色文化,以大熊貓等為主題的生態文化,涌現出“民族舞蹈班”“校園鍋莊舞”“藏文書法班”“唐卡美術班”“民歌愛好班”“迭山小蜜蜂廣播站”等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社團,初步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長”的喜人局面。廣泛開展了以平安校園、文明校園、快樂校園等為主題的示范校園創建活動,共創建“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快樂校園示范校”“德育示范校”等省級示范校5類21所、州級示范校5類30所。深化全州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制定實施《迭部縣中小學生態環保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將《甘南州生態文明教育讀本》納入中小學課程體系,促進學校生態環保教育常態化。
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迭部縣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施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和學區走教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教學經驗交流、“一師一課”曬課、“同課異構”觀摩研討、“優質課評選”、教學質量檢測、教育信息化大賽等各類活動,促進教研教改活動常態化。強化教育交流合作,與天津河東區教育部門建立結對幫扶援教培訓合作機制,與中央民大附中簽訂了教育合作交流協議,并設立了每年30萬元的“甘肅迭部教育發展基金”,以“請進來講”“送出去學”的方式強化援教幫扶活動,助力迭部教育事業發展。健全教育督導機制,成立了縣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和教育科學研究室,設立督學責任區,實施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
迭部縣達拉鄉中心小學的“紅色文化”教育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近年來,迭部縣著力于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逐步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主題活功,不斷健全師德師風考核評價機制,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加大了師德考核在教師評價中的權重。
健全教師補充培養機制,2012年以來,通過公開招錄和人才引進等途徑,全縣共補充各學段教師315名,教師總數達到1122名。充分依托“援教培訓”“國培計劃”“省培計劃”“民培計劃”等培訓項目,加大校長、教師培訓力度,培訓教師6624人次。建立校長教師交流機制,實行學區校長聘任制和縣域教師定期輪崗交流制,促進教育公平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2017年全縣輪崗交流校長教師143名。實施“三區”支教計劃,2014年來,接洽省內教育發達地區支教教師40名,選派50名縣直骨干教師到農村薄弱學校支教,每年接受20-40名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深入各鄉鎮開展頂崗支教。
全力保障鄉村教師待遇,嚴格落實《甘南州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切實保障鄉村教師待遇,累計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583萬元,人均月補助達到300元,按照200至300元的月補助標準累計發放班主任崗位津貼334萬元。投資1024萬元新建教師周轉宿舍,使鄉村教師生活條件有效改善。嚴格執行職稱評審制度,堅持職稱評聘、評優選先向基層、一線和鄉村教師傾斜,加大名優教師培養力度,目前,中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綠達到100%。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全縣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迭部縣大力改善義務教育階段辦學條件,義務教育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教育事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人民滿意度不斷提升。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實現了城鄉學校協調推進,縮小了城鄉、校際辦學條件差距,全面消除了“大班額”問題,成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提前兩年實現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目標,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05%,比2012年提高21.97個百分點,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打造出了藏鄉義務教育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