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英
(張掖市特殊教育學校,甘肅 張掖 734000)
從智障兒童的學習、生活現狀看,影響他們發展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溝通障礙。由于發音不清晰、口吃,不能說多音節詞語,語言表述混亂、缺乏邏輯性等,致使大部分智障兒童不能與他人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因此,針對智障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語言訓練,是幫助智障兒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的重要方法。
智障兒童聽音區分能力差,語言器官存在缺陷,嚴重影響發音的準確性,尤其是很難區分相近的音節。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發音矯正,對個別讀不準拼音的兒童,可以讓其看示范者的口型,多讀、多練,循循誘導,采取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矯正口型,多做口舌運動,達到正確發音、讀詞讀句的目的。
利用由字到詞,再到句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儲存詞語,學說簡單完整的話,是培智語文教學中對智障兒童進行語言訓練最基本的方法。教學中,教學生認識字,引導學生把字組成詞,然后用詞進行說句練習,從而形成“字—詞—句”的教學體系,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在發音、用語、語調和表情等方面要給學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語言通俗易懂,語速緩慢,盡量做到一字一句,真真切切,讓學生聽清聽懂,再反復練習,循序漸進,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智障兒童生活在社會,活動在社會,最終還要回歸社會,因此,他們的教育要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他們的語言訓練也要緊密聯系社會生活。智障兒童首先是在家庭的語言環境下學習說話的,教師要分析孩子的語言發展狀況,要求家長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示范,多與孩子進行交談,有時間多給孩子講故事,耐心地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培養他們聽與說的能力;家長還要抓住孩子在家的一切活動,訓練他們的語言。另外,通過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為兒童創造接觸社會的機會,豐富他們的交際語言和經驗。在活動中根據場景指導他們進行交流,回來后反復練習,增加記憶,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語言的興趣。
培智教學的內容與生活密切相關,就是為了更好地培養智障兒童的生活能力。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將學習內容融會貫通,運用到生活中,教師要根據內容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知識。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引導學生用語言將情景內容進行表述,必要時鼓勵他們大膽地演一演,在體驗中感悟生活,把他們的語言和思維能力更好地發揮出來。如在《常見的鞋》一課中,為了讓學生學會根據服裝、場景來選擇合適的鞋,我創設了“爸爸媽媽帶陽陽去參加婚禮”的場景。爸爸去時要穿西裝、媽媽要穿裙子、陽陽也穿著漂亮的裙子,那他們都應該選什么款式的鞋。啟發學生選擇,最終學生給陽陽一家人選擇了合適的鞋。在選鞋的過程中,學生用語言將爸爸、媽媽、陽陽的衣著進行了描述,語言能力強的學生還將整個情景過程進行了表述。在這節課中,學生既學習了知識,又訓練了語言,達到了情景相融的教學目的。
關注學生語言的個體差異,重視個別輔導。智障兒童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差異,語言發展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對于語言發展較慢的學生,必要時進行專項強化訓練,可以通過看圖學文說句或跟讀學說的方式進行訓練,使他們在理解圖片內容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說話訓練。在訓練中,要讓他們聽懂一句話,模仿一句話,并清楚一句話的意思,這樣才能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對于語言發展好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多讀一些簡單的課外讀物,鼓勵他們寫日記,用幾句簡單的話說清楚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件小事;教師面批后,讓他們反復讀,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簡單的句法。這種注重個體差異的輔導法,可以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語言訓練中都會有收獲。
為了鍛煉智障兒童的身體,增強他們的體質,學校安排了各種體育活動,讓智障兒童在有益的活動中培養興趣,發展思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課余活動來培養智障兒童的語言能力。因為智障兒童大都喜歡跳舞、做游戲,尤其是節奏感強的音樂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活躍他們的思維,這是語言發展的最好時機,教師要把握好這個時機,帶著他們講故事,鼓勵他們大膽地表演兒歌。跳舞的時候,要求邊跳邊唱;做游戲的時候,要求邊玩邊背兒歌。在活動中穿插這樣的訓練,既鍛煉了他們的反應能力,又訓練了他們的語言。活動后,再引導他們說一說,背一背:今天,我們做了什么游戲?玩得怎么樣?誰能熟練地背誦《數字歌》。通過這些寓教于樂的活動,使智障兒童擴大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提高了交往能力,同時也幫助他們積累了更多的說話素材,豐富了兒童的詞匯,發展了他們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