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軍
(秦安縣第三中學,甘肅 秦安 741600)
數學是我們一直在學習的一門課程,也是從小到大學習考核的重點,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就高中數學學習效率而言卻不甚理想。因為相比于初中階段,高中階段的數學內容更為復雜、范圍更廣,涉及的知識,如幾何、函數、組合等都需要我們有較高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考核的方式也往往有較強的綜合性。筆者結合自身實際,對營造高中數學高效課堂談幾點淺見。
1.以學定教:以學定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意愿,調整、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將教師教的思路與學生學的思路動態地融合在一起,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確定現場教學方法。
2.先學后教:“學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省也”。先學后教的含義是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學上,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3.少講多學:多學少教要求教師要把課堂時間和課堂空間還給學生,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少教意味著教師要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從學的角度來講,多學就是要注重學生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的培養,通過教師的教喚醒、激發學生的智慧,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4.控制難度:教師要熟悉課程標準對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使教學目標恰當,難度適中,甚至寧可降低難度。實際上,課堂教學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是對于高一、二年級學生,不要總是拿高考的標準來要求,要循序漸進。適當降低難度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學得更好,而且有利于學生信心的樹立。
要提高高中數學的課堂效率,課堂教學必須圍繞數學核心內容,充分挖掘數學本質,明確每節課的數學目標。要讓高中生學好數學,關鍵還是在學生本身。因此要充分關注學生的主體,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有效駕馭課堂生成,適時概括和提升,潛移默化地給予學生幫助。
1.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自我理解數學知識的能力。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高中數學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我們的教學進度相匹配,切不可因為盲目趕進度忽視了學生高中數學知識的基礎。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推導數學公式,讓學生切實知道數學公式的來源加深學生對于公式的理解以便學生日后靈活運用。
2.發揮小組合作教學的優勢來組織教學。合理地劃分合作學習小組,建立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成員的構成具有一定的隨意性,一般都是根據既定的座位順序來臨時組合的,因而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成員時不能統籌考慮成員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合作意識等因素,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合作學習小組一般以4-6人適宜,且每人都應有分工。如由誰組織、誰記錄、誰承擔小組發言的任務、小組成員發言時其他同學干什么?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成員必須明白各自應該承擔的角色,明白各自該為小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經常輪換,這樣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明白各個的角色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以次來增強合作者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幫助小組其他成員共同達到預期的合作學習目標。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對合作小組集體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在此基礎上要側重于過程評價和小組集體的評價。把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結合起來,就可以使學生更關注合作學習的過程,使他們認識到對他們最有意義的是合作學習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從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合作學習的方式,體現合作學習的精神。
3.鼓勵學生考前復習以此來提高效率。對于考前復習許多高中數學教師有著自己的套路安排,然而高中生即將成年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想法,特別是經歷了一次次考試之后部分學生已經能夠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然而在重要的考試面前,我們多數數學教師往往要為學生安排大量的復習課,恨不得將自己的見解全部教給學生,收到的結果并不是我們預想的那么明顯。高中數學教師應盡量少占用復習的時間,學生應合理安排學生自我復習的時間,畢竟最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是學生自己。學生考前復習自主化、針對明顯化更容易在短期內提高學生自身的數學成績。
高效,是新常態下各行業必須努力踐行的行為準則。課堂上應該怎樣為學生創造這種適宜的環境和條件,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營造高效課堂,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認真思索的,也永遠是我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