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桃
(四川省古藺縣丹桂鎮巖灣小學 四川 古藺縣 646500)
情境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中的應用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并通過講授、討論、多媒體等形式呈現出來,引導學生將自身置于情境中切身體會,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深刻的掌握信息技術內容,加強對計算機的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所以在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就需要老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來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導入環節、講授環節,進而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目的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傳統觀念下對小學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也只是進行灌輸式的講授,而學生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課堂參與度不高。所以要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模式首先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僅包括教學觀,還有學生觀、師生觀等。對于教學觀,老師要將灌輸式講授轉變為積極引導式,通過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轉變他們的學習方式,化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對于學生觀,老師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情境教學,并且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使學生樹立學習信息技術的自信心。最后,對于師生觀念,需要明確好師生之間的角色定位,在情境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同時也不能忽略了老師的主導作用,使得老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積極地溝通與交流。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還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情境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主要是以問題為導向,引發學生的思考,這里的問題難度不能太大,否則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挫敗感,但同時也不能過于簡單。所以對于問題的設定是創設問題情境的關鍵,這就需要老師仔細研讀信息技術教材,明確出重難點,結合學生實際有效的提出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他們養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
例如,在學習《計算機的應用》時,對于計算機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應用這個問題,我會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每個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觀點,列舉計算機的應用有哪些,相互之間進行交流,拓展思維,更加充分的了解計算機的應用,并且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信息技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很普遍,與我們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所以在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就是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將生活中的現象直觀形象的呈現出來,這樣可以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將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學以致用。
例如,在學習《用多媒體課件輔助學習》時,我會引導學生聯系其他學科教學中對多媒體的應用,然后將信息技術的內容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多媒體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小學階段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只有在濃厚的興趣下,學生才能更好的投入進來。所以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故事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對于故事的創設可以是為學生講述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背后的故事,或者是相關的名人傳記;也可以是以故事為引導進行案例教學;還可以是根據教學內容由學生來創編故事。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探究的過程,需要老師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學生也要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揮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