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蓉
(酒泉市北苑學校,甘肅 酒泉735000)
耐挫意志也指學生承受挫折的意志與能力,主要指的是在個體遭受到挫折時排解挫折的能力。通常情況下,耐挫意志強的學生在挫折面前也不會過分緊張,且沒有強烈的情緒困擾,能快速找到對付挫折的方法,從而保持樂觀、積極的精神狀態;而一些耐挫意志不強的學生,在遇到挫折時會緊張、頹廢,甚至出現心理失常的狀態,這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一些自控能力不強的學生還會走上不歸路,給社會發展帶來不良影響。由此可見,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教師培養學生的耐挫意志也是教育的又一項主要任務。基于此,筆者先是分析了小學生耐挫能力低下的原因,并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耐挫意志的方法。
1.受到優越生活條件的影響。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學生們生活條件優越,從小不用為吃穿發愁,也不用為買玩具動腦筋,也不需要動手縫制沙包等,這些都讓學生從小不知何為吃苦,甚至還會覺得無聊。因此,當遇到一些小的挫折時,學生們不知如何應對。
2.家長的驕縱、影響。學生從生下來用的、吃的、穿的都是最好的。若學生摔倒,父母也馬上將學生抱起來,而不是讓他自己爬起來,那么學生也不知道凡事都得靠自己。此外,學生在家什么事都不用干,每個學生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每天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如此,學生們也理所當然地覺得什么事都應該是父母做的。當學生們逐漸長大,面對生活或者是學習上的挫折時,也不知該如何面對。
3.學習壓力過大。家長只關心學生的學習,只要學習成績上去了,學生想要什么就給他們什么;若是成績下降,稍不如意也會給學生當頭一棒。如此,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就只有學習成績,而學生也將提高成績當作自己的奮斗目標。長期下去,學生只會學習,耐挫意志也低下。
1.充分挖掘教材教育內容,有效培養學生耐挫意志。語文學科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人文性與基礎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課文的內容深入剖析,并讓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內涵與作者表達的情感下不斷陶冶自身的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逐漸完善自身的品質。如,在學習《向命運挑戰》這篇文章時,學生們了解到霍金在自己人生的黃金時期被診出身患絕癥,但他沒有就此放棄,通過自己的努力延長了自己的生命,且在物理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挖掘與耐挫意志有關的內容,引導學生能仔細品讀與體會,學習霍金的堅強。
2.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培養學生的耐挫意志。在學習上,家長也要為學生減壓,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降低自身的期望值,客觀評價學生的優點與不足,切不可給學生過大的學習壓力。同時,當學生遇到挫折時,家長要多安慰學生,少一些批評。總之就是多與學生溝通,多關心他們,給他們精神上的鼓勵,逐漸讓學生擺脫心中的壓力與煩惱,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與面對困難的勇氣。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應給學生一些自主權,逐漸鍛煉學生的自理能力,給學生多一些成功的體驗。
3.通過日記教學對學生進行耐挫教育。在寫日記時,筆者經常讓學生們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感受進行反思,這也能達到培養學生耐挫力的目的。如,班級有一位學生一個學期學習成績都名列前茅,但是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卻不如人意,面對巨大的學習壓力,他無法面對自己的父母、老師、同學等,給自己羅織了一張緊密的精神羅網。為此,筆者建議學生將自己日常生活的挫折寫入自己的日記中,并且引導學生從七個角度(即太白金星、山峰上、井底等)去看自己的錯誤,當學生寫完之后,他發現眼界豁然開朗了,也認為不應該讓這一口井的蓋子遮住自己的前程,而是應該從多方面反思自己的錯誤,勇敢前進,爭取下一次的成功。如此,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也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良好的耐挫力。
綜上,語文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耐挫意志,但需要注意,想要達到這一目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教師結合育人目標去體會教育的真諦,并將耐挫意志的培養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同時,引導家長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各方合力之下,才能逐漸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耐挫意志,促進學生健康向上成長,塑造學生比較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