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
(敦煌中學,甘肅 敦煌736200)
思維是學生思考與探究的前提,培養學生多項思維能力是教師開展生物教學的主要目的。高中是培養學生思維方式的關鍵時期。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多探究,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學習的內容,從而促進學生不斷提高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多項思維能力。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思考、多動手,在實際的運用中掌握生物知識,提高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
教師應該具備廣博的知識,才能訓練學生的廣度思維。淵博的知識是教師進行語言教學的物質基礎。教師在培養學生廣度思維時,還應該以自身淵博的知識去吸引學生,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從而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此外,教師還應該不斷訓練學生的思維廣度。比如說在教學《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時,主要是讓學生能夠理解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但是為了能夠訓練學生的廣度思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比如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制作果酒需要什么微生物;酵母菌的形態、結構、分布、種類以及菌落是什么;酵母菌的適合溫度是多少;為什么在一般的情況下葡萄酒是紅色的;發酵是什么?它與無氧呼吸是否相同?酵母菌有哪些實際的應用等等問題。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去探究這幾個問題,并且最后再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去解決這些問題。在課堂上,學生不斷地探索,并且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不斷鍛煉學生的思維廣度。
生物學科的教學中,思維敏捷度的訓練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思維敏捷度訓練時還應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思維技巧,并且促進學生能快速地思考以及探究。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度,教師可以給學生規定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任務。此外,教師還可以巧用提問達到訓練學生思維敏捷度的作用,或者是運用一些小技巧與小方法,比如說討論一些有爭議性的問題、辯論賽、點評發言等等,通過這些方式去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度。比如說在教學《生物性污染及其預防》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段與水葫蘆的危害相關的文字,然后給5分鐘的時間討論并且回答什么是生態入侵。如,水葫蘆的危害:瘋狂的蔓延從而使得很多水生生物在滅絕的邊緣徘徊。鳳眼蓮對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蠻的封鎖策略,使得水下植物無法得到足夠的光照從而死亡,進而破壞水下動物的食物鏈,使得水生動物也逐漸死亡。在學生閱讀了這一段文字之后,學生開始思考并且概括生態入侵的定義。有的學生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總結出了生態入侵的概念:一種生物經人類或者自然的途徑從原來的分布區域遷入到另一個新的區域中,其后代在新的區域迅速地繁殖,影響遷入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雖然說教師只給學生短短的五分鐘思考的時間,但是在時間的壓力下學生快速地思考,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
學生在分析生物知識時還需要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以及推理判斷,合理地遷移知識,達到正確地解釋以及運用知識的目的。學生在進行邏輯思維的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正確的分析方法,引導學生學會積極地思考,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推理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規律。推理判斷以及邏輯思維有利于學生不斷開動腦筋,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本質;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總結知識,并對知識進行延伸。
想象能力是一個創造性的認識動能,并且能夠從自然界中呈現的素材中創造出另外的一個世界。突破常規、新穎是想象具有的特質,對于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要求比較高。由于靈感上的新穎以及與眾不同,就會使得靈感逐漸被忽略。因此教師在教學生物學科的知識時應該創新教學方式,重視啟發學生的靈感。比如說在教學《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這節課的內容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清楚地認識細胞核的功能、理解為何具有這些功能、誰在承擔這個功能等等,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學會運用創新思維動手制作細胞核。這樣一來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就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總之,在生物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多項思維能力是極其重要的,不僅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還能促進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形成有效的思維,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良好的鍛煉,培養了學生多項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