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婭玲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三小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小學階段是學生把握知識的啟蒙階段。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積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具備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之下,小學科學的課程教學也難以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導致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素養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本文以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為核心,探索現代教育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意義及對策。
從本質上講,小學階段教學的核心要義,應當是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如下積極的意義:
1.1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當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了知識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的時代,網絡發展對社會的沖擊不言而喻。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擁有獲取知識的能力遠遠比知識本身顯得更加重要。因此,在這樣的時代,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已經和時代的發展格格不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而不是知識的灌輸和傳授。正是因為時代發展的要求,科學課程才作為小學階段的必須課程進入到學生的世界。而影視教育理念的影響,又讓很多教師通過知識灌輸的方式給學生講解科學課程,這樣的教學模式,失去了科學課程作為一門現代化課程的實際意義。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重視學生科學素養的培育,對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創造性的人才具有積極的意義。
1.2 有利于推動課堂教學的改革。自2001年起,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給現代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自此,課堂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了教師教學的核心任務。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思想,不斷推動和改革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俗易懂的講,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目的是為了改變傳統落后的應試教育模式,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狀。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改變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徑。因此,筆者認為: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利于推動教師課堂教學的改革,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
結合前面分析我們可見:小學生是“直觀”思維,他們很難用哲理化的思想來思考世界。正是因為這樣的思維方式,才促使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那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通過細微之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呢?
2.1 重視學生探究興趣的培養,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在這個段落中,筆者主要強調的是教師要重視學生“探究興趣”的培養,而這里面包含了兩個關鍵性的詞語,一是探究,二是興趣。從根本上講,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們不習慣于受到束縛和約束,不喜歡在成人的強制之下學習,因此,唯有不斷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方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欲望。這一點和新課程改革的三維教學目標是不謀而合的。而“探究”,則是要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改變傳統被動接受知識的被動思維模式,變被動思維為主動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能力兩個細微之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靈活組織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積極引導學生,培養學生勇于探究的精神,鼓勵學生大膽改革和創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2.2 構建體驗式課堂,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體驗”顯得格外重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切忌不能講解一些虛無縹緲的空洞的理論和知識,而應當立足實踐,通過體驗式課堂的構建,讓學生在這種體驗的大環境中,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從某種意義上講,體驗是一個過程,更是一種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如同一張白紙,他們需要在不斷的體驗和感悟中,獲取知識的感悟,并在自己的生活中,感悟身邊事,懂得用科學的眼光分析所見所聞,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而言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通過體驗式課堂的構建,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實際的體驗活動中,在不斷的感悟中悟出真理,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例如,教師在知道學生學習《養小雞》這個章節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全面參與到小雞的孵化、成長過程,讓學生在學活動中,親自飼養小雞,并在此過程中,寫“小雞寶寶日記”,這是一個體驗的過程,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對于現代化的小學生而言,具有無窮的樂趣和無盡的意義。只有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才能夠實現“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科學教育目標。
2.3 善于啟發和引導,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在教學中,要想真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應當改變傳統知識講解和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通過積極的啟發和引導,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不斷的思考和質疑過程中,形成系統化、科學化的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在科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地學習一些先進的教學資源,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新課程改革賦予現代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新課程改革強調:科學學習應當以探究為核心。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結合教學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究的興趣;通過體驗式課堂的構建,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科學化的思維和能力;通過積極的啟發和引導,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