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河北省遷安市第三實驗小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在新教育理念背景下,小學美術從課程設置及評價等方面逐步得到了重視,肩負著對小學生進行美育的重任。小學時期是學生美育培養的關鍵期,他們的審美能力逐漸由幼稚向成熟轉變,小學美術教師要把握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個性特點,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拓寬美術教育資源,滿足不同學生的求知需求,提升小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但是,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仍有一些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如學生參與興趣低,教師教學實效性差,美術教學資源欠缺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小學美術教師必須不斷完善知識體系,擴充課堂教學素材,重視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教育效果的綜合提升。
縱觀小學美術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廣泛,能夠拓展小學生的視野,挖掘小學生的潛能。美術教師要善于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小學生繪畫的基本技能,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比如講冀教版小學美術《秋天的葉子》,為了培養小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保護環境的意識,美術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山村秋景圖,果實累累、麥穗低垂、楓葉泛紅,美不勝收,讓小學生感受秋天的特征,在心中形成個性化的畫面構圖。小學生都沉浸在美麗的情境中,再欣賞一組用樹葉制作成的動物的圖片,更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用樹葉去拼貼一幅“有趣的畫”,可以用彩筆做適當的添色,小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并與同桌比較誰制作的最好看。然后,美術教師還可以教小學生拓印樹葉畫,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作品,提高觀察力和繪畫能力。
小學美術不僅包含繪畫,還涉及到許多書法知識,美術教師要將書法與美術教學結合起來,深入淺出,轉變思維,幫助小學生從多個角度去領略藝術的魅力,提高書法在小學生心中的地位。比如講冀教版小學美術《祝福》,美術教師給學生展示一些傳統的吉祥圖案,喜字、窗花、年畫等,學習古人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藝術作品中。小學生對吉祥圖案非常感興趣,教師設計互動環節,引導小學生談談“每種圖案都是在什么情境下使用的?通常會選擇哪些字進行裝飾?”課堂氛圍高漲,學生紛紛舉手發言。然后教師帶領小學生書寫祝福語,一方面培養小學生濃厚的書法興趣,另一方面開發小學生的藝術思維。寫得一手好字,會使小學生終身受益。還可以進行剪紙活動,了解剪紙文化,用心體驗剪紙的奧妙之處,打破美術課堂枯燥乏味的現象。通過此課的學習,拉近了小學生與生活的距離,讓小學生知道美就在我們身邊,提高發現美的能力,傳達自己的情感。
豐富學生的美術視覺,提高學生的審美經驗,在美術體驗中感知美術的魅力,通過美術學習自我陶冶情操,這些都是新課標的要求。線條與色彩是小學美術的重點內容,它們給美術作品賦予了新的生命力,美術教師要依據學生個性特長制定授課方略,開發小學生的思維習慣,提高對色彩的領悟力和感知力。比如講冀教版小學美術《豐收了》,教學重點是了解不同色彩,初步掌握線條的那種疏密的變化特點。在課堂導入時,先讓小學生說說秋天有哪些果實和蔬菜成熟?都是什么顏色的?有的小學生說秋天玉米成熟了,是黃色的。有的小學生說秋天辣椒成熟了,是紅色的。還有的小學生說秋天秋葵成熟了,是綠色的。然后美術教師介紹遮擋關系,培養小學生的構圖能力,并按繪畫步驟指導繪畫技巧。小學生自主選擇蔬菜、果實繪畫,要求整體布局獨特,色彩搭配得當,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優化學生的構圖大小和蔬菜與果實的疏密關系,引導學生通過色彩理解秋收的喜悅。
手工制作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具有直觀性和靈活性的特點。美術教學要增加趣味活動,鍛煉小學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寓教于樂,發揮學生的創作能力,形成正確的美術觀念和習慣。比如講冀教版小學美術《小風車》,先帶領學生欣賞教材中的風車作品,觀察風車的形狀和美感,介紹風車的來歷,并請學生談談如果要你制作一個風車,你有哪些奇特的創意?然后教師再為學生展示一些在美術比賽中獲獎的風車作品,發展小學生的求異思維。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對顏色的搭配和裝飾的形式等提出意見,鼓勵小學生結成小組,互相交流經驗和做法,從而制作出不同樣式的風車。風車是小學生非常愛玩的物品,通過折、剪、畫等方式制作風車,讓小學生感受設計過程的樂趣,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能力和素養的提高。
總而言之,培養小學生的美術素養勢在必行,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氣質和品味,激發小學生的美術想象與創造能力,鍛煉了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邏輯能力。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應落實好“學生是美術教學的本”這一課程理念,構建開放、高效的教學模式,給小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使每一位小學生都能夠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加全面培養小學生的美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