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華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雙橋鎮伊嶺小學 廣西 南寧 530103)
小學數學學習要求學生在進行作業書寫時格外注意書寫規范及習慣,這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及數學基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悉心指導,嚴格要求學生書寫與訂正,讓學生在完成與修改作業的過程中認識到數學學習的嚴謹性。為此,教師應從書寫規范的養成、關注審題細節、分析與訂正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數學作業書寫要求的培養。
小學生行為性格活潑、舉動跳脫,在進行數學作業的書寫時自然也是不受拘束,并沒有什么刻意遵守的規范,這與學生的天性有必然的聯系,但并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書寫潦草、隨意會使學生逐漸將數學作為一門可有可無的學科,對學生數學學習產生負面影響。且不規范的書寫容易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丟三落四、馬馬虎虎,養成輕率的做題、做事習慣。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作業的書寫規范要求時應注意對學生進行悉心引導,讓學生明確書寫規范,鼓勵學生在完成數學作業時做到態度端正、書寫工整。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正視數學作業,學生在做數學作業時應將練習本放在桌子中央,將尺子、橡皮、備用鉛筆等放在桌子右上方,鉛筆的粗細要得當,以助于學生書寫清晰、工整。此外,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的坐姿,杜絕彎腰駝背等現象。在書面作業上,教師應引導學生合理布局解答步驟,引導學生將每一重要步驟書寫工整、有序,以幫助學生形成邏輯思維清晰、條理的特點。此外,教師應注意學生的數字書寫,多數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初期都會出現6書寫潦草而形式8的情況,對此,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進行相應的書寫書法訓練。在學生書寫出現錯誤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嚴肅的糾正與引導,使學生在初犯錯誤時就能及時改正。書寫規范的培養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細致而深遠的指導,以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時端正態度、養成良好書寫習慣。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面對數學這類對觀察力、分析力、細節理解、邏輯思維等方面較為嚴格的學科往往會出現各類錯誤,面對這類情況,教師切不可對學生疾言厲色,而應從不同數學題的特點出發,向學生講解其題目特點、身體細節、解題思路等。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面對題目的時候有耐心,引導學生沉下心來仔細分析題目,讓學生養成面對題目認真、細心的習慣。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面對題目時學會將題目中的深意挖掘出來,如題目的真正用意是什么、需要用幾步計算來求出結果、解題步驟中應包含的最基本要素有哪些等。學生在剛剛求解數學題時自然不會想到數學求解也有這么多的步驟與意義,因此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將自己做過的類似題的提問方式與此題相比較,以確定解題思路與步驟。此外,面對單位等小細節,教師應讓學生養成自查的習慣,在審題時注意單位、答題后檢查單位是否統一等,這對于學生審題習慣的培養十分必要。題干中以文字居多,教師應讓學生將相應的數字先用橫線標出,以確保學生在進一步深入讀題時能夠注意各個數字之間的關聯、隱藏條件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從小處著手,關注審題細節,養成認真、細致、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在做數學作業與日常生活中自然能夠細致入微、認真謹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幫助學生學習是重要的一方面,其次,引導學生發現錯誤、認真訂正也是學生數學成績進步的重要途徑。在做數學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即學生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做題之后,大部分精力被耗費,在教師指出其錯誤時,學生為了盡快休息,總是會敷衍訂正錯誤的過程,最典型的表現是改正結果、忽視分析解題步驟中的不足。而分析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恰恰是促使學生進步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正視訂正,嚴格要求學生糾錯、改錯。教師在標出學生的錯誤后,首先要讓學生重新做一遍題,以讓學生再次檢驗自己是否出現錯誤,如果確實出現錯誤,教師應鼓勵學生回到錯題的步驟上,仔細分析每一個步驟的規范與否、計算是否正確等。學生通過自主分析發現自己的錯誤,并保留錯題的原步驟,將錯誤原因寫到旁邊,并在錯題的下方進行正確步驟的訂正。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書寫錯題集,引導學生在分析錯誤、訂正錯誤的基礎上提升數學分析能力與解題水平。
數學作業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的鞏固與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重視小學數學作業書寫要求及訂正規范的教學,讓學生在完成數學作業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數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教師應從學生學習特點及小學數學的知識內容進行針對性分析,從書寫規范的養成、關注審題細節、分析與訂正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數學作業書寫要求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