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珍
(新疆烏魯木齊市教育招生考試中心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1.1 學生起點不均衡。高中學生一般都是由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區縣,以及家庭環境的不同,他們在所接受的信息技術教育的層次是各不相同的,所以這就導致他們在高中階段的起點也是不同的。班上有的學生從小學就開始使用計算機,現在對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已經達到了非常熟練的程度,有的只是會一些簡單的操作,然而更有個別的學生在進學校學生機房之后才是第一次見到真正的電腦!這多種層次的學生在一個教學班里,可想而知是會給教學帶來些什么樣的困難。
1.2 學生重視程度不均衡。當前高中的信息技術教育可謂是喜憂參半。由于信息技術作為未來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人們的生活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人們對這個學科的關注程度在逐漸的提高,對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的加強,但是由于它始終不是一門升學考試學科在這個仍然以高考質量評價一所高中辦學水平、以高考成績評價一個學生12年的努力的時代,使得學生和學校不得不圍著高考科目團團轉,所以很多學生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就會不重視信息技術課,認為它是一門“副課”,學好學壞無所謂。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課堂引入部分,既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愉悅身心,喚起他們更高的學習熱情。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更應該重視并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積極的心理因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出能夠引發學生好奇心和產生興趣的導語導入新課,來使學生進入課堂,使他們樂學。總之,上課一開始,讓學生感到新奇、有學頭、愿意學、喜歡學。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質疑、求知欲望被激發起來了,作為教師當然就可以順水推舟,將學生帶入知識的海洋了。
新課程標準注重以學生為本,強調學生是課堂上的主人,教師應當以啟發代替灌輸,以輔導代替管制。課堂上如果教師講得過多,學生會感到厭煩。所以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當多考慮學生的特點,應當做到各方面的合作,即師生合作,學生之間合作。課堂上,學生有問題可以與老師交流,尋求幫助;學生之間互相取長補短,體現合作。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眾多信息集于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例如,在講解“信息技術及其影響”時,假如單單用語言來講述,學生很難理解,其結果既浪費口舌效果又不好。我就播放遠程教學、遠程就醫、網絡游戲、未來數字世界等多媒體視頻。通過觀看這些視頻資料,同學們非常直觀地了解了信息技術的歷史和發展趨勢,同時也知道了信息技術可能帶來的不利于身心健康和應該養成健康使用信息技術的習慣。視頻播放完我們的課程也結束了,學生也把握本節課的內容,其結果是既省時又省力,教學效果非常好。
信息技術課的實踐活動就根據學科特點從信息獲取、信息加工與表達、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技術與社會等四個方面做出相應的安排:
5.1 信息獲取。信息技術使人們能在最短的時間里了解到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可就某個專題展開調查,了解相關網站上的情況,就其更新速度、準確性等指標進行統計和分析,尋找更新最及時和最可信賴的網站。
5.2 信息加工與表達。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除可使用文字處理、圖表處理或加工軟件進行信息處理以外,直接使用計算機程序解決實際問題也是一個基本方法。教師可以演示并解剖一段實用的計算機程序實例,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讓學生使用一種高級語言編程工具解決一個簡單問題。
5.3 信息資源管理。在教師的引導下,選擇一個與課程學習有關的專題,分組討論建立數據庫的方法,設計建立數據庫的方案。
5.4 信息技術與社會。從傳播結構上看,電話是點對點的信息傳播網,廣播電視是點對面的信息傳播網,計算機網絡是點/面對點/面的信息傳播網。結合具體實例,討論信息傳播結構的不同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21世紀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具備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確立課題,分工合作,利用網上資源開展研究性學習。例如喜歡攝影的學生可以組織起來,到網上搜索攝影的相關知識,既拓展了知識又開闊了視野,利用學到的知識進行實踐,用Word等軟件寫出研究報告,在教師的指導下,還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站,以便與攝影愛好者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增長了攝影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自學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還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所學的信息技術原來有這么大的用途,大大提高了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效果。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素質。“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經常聽學生說“我佩服某某老師,我喜歡上他的課”、“我不喜歡某某老師,我討厭上那門課”。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已,不做“井底之蛙”,要走出去,要多聽“小鳥”的建議,要通過多種渠道去尋找有用的“小鳥”,精典書籍、專家、同事、學生等都有可能是那只“小鳥”,我們要向“小鳥”學習,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課堂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術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魅力,成為學生的“偶像”,許多課堂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總之,信息技術課是高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這門課上得有聲有色,讓學生學得有滋有味,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