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春
(廣西賀州市平桂區黃田鎮英石小學 廣西 賀州 542807)
《課堂標準》提出:“數學課堂的中心環節是探究,探究發現問題。”而問題來源于不斷學習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對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以及對學生智能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的學生學習能力不錯,但遺憾的是學生不善于提問,年級越高的學生提問頻率越低。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提問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敢問,使課堂成為他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的天地。我做了以下嘗試:
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對于感興趣的事物總想問個“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又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知識面較窄,害怕答錯、怕羞的心理又使他們不敢提問。那么,學生內心強烈的問題意識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將取決于是否有適宜的環境和氛圍。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因此,教學中我努力為孩子們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和孩子們之間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滿腔熱情的鼓勵孩子們敢說敢想的積極性:說錯了允許重說;說得不完整時可以想好了再補充;即便是提出的問題幼稚可笑,或是漫無邊際,甚至離題萬里,我們都不可以輕易否定,應耐心的提示孩子換個角度再想想。有時,學生提的問題會超出我的知識范圍,我放下“師道尊嚴”,不會因學生的質疑不高興,不予理睬,我會贊揚學生“你真會提問題”“你提的問題真有水平”“這個問題真精彩”。在我的贊揚和鼓勵中,學生們嘗到了“甜頭”。上課時,學生們沒有膽怯心理,有問題就大膽提出。
教學中,我發現為學生提供的素材或信息或是比較豐富,或是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或是以已有經驗為起點,或是較有挑戰性時,非常有利于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提出數學問題。例如:在教學“解決問題”時,我或是借助掛圖,或是講個故事,或是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只為他們提供數據信息,讓他們通過看一看、讀一讀、說一說、想一想、畫一畫等形式,經歷搜集信息、感受信息的過程,引導學生想一想:“根據信息,你會解決哪些問題呢?”或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在老師有鼓動性的問題引導下,學生都會提出有各自特點的問題的。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有所選擇,靈活處理:對于比較簡單的或是與本節課的內容無關的老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問自答或相互問答,一點即過;對于突出本節課重點、要點、難點的新問題,要把它板書出來,重點討論解決;對于那種也是新問題,然而與本節內容無關,或是比較復雜然而目前又不學習的問題,可以板書在黑板旁邊,鼓勵孩子們課下研究。這樣處理層次清楚,有輕有重,有緩有急,而且既解決了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又培養了問題意識和探究意識,同時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尊重,使學生心理上獲得滿足。
要想讓孩子善于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關鍵是教師的引導。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孩子們善于在錯綜復雜的信息中抓本質的東西,找準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善于從多角度思考和探索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孩子們善于從同伴的提問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要善于向同伴學習,學習同伴優秀的思維品質,學習同伴敢于提問、善于思考的學習態度,使孩子們之間互相受到啟發,一同進步,共同發展。質疑課題,是培養學生善問的一種方法。例如:教學《百分數的認識》時,由學生談話引出百分數,進而讓學生找出表示百分數后再揭題,然后針對課題指導學生質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想知道什么?”將提問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僅能培養學生提問的勇氣和能力,養成愛提問、善提問的良好習慣,而且學生提的一個個問題還有利于教師制定教學目標,有利于激活學生求知的內驅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質疑教材,也是一個培養“善問”的方法。引導學生透過簡潔文字表述,誘發新邃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明白教材中處處都閃爍著問題的火花,從而提高對教材的研讀興趣,發展數學思考能力和探究興趣。例如:從觀察年歷卡2月份的天數發現了平年和閏年的排列規律后,請學生研讀教材結語:“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結合教材注腳:“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引導學生提問“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嗎?”結果有學生提問“‘通常’和‘一般’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要說‘通常’?”“為什么公歷年份是整百,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呢?”“有沒有更好更快的方法來判斷那一年是不是閏年呢?”……一個個問題既激起了學生精讀教材、讀透教材的欲望,又激起了學生進一步的探究欲,以極大的熱情投如到接下來的科普知識介紹中。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學生的思維就有了方向;有了提出問題的能力,學生就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在思考問題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萌芽和創新意識也就悄然得到發展。讓我們的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并能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去探索,不要讓我們的學生光學不問,不要讓我們學生眼中的問號逐漸變成句號。通過這幾年的實驗,我所教的兩個班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探究意識濃了,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每一根神經,引導學生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 ,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