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明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第一中學 福建 福州 350800)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化學教育發展的歷史來看,化學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知識取向”“能力取向”和“素養取向”。發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是站在“化學學科”的視角,將具有化學學科特質的科學觀念與科學實踐和科學思維作為發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突破口。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涉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和“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等五個方面內容,為此,筆者圍繞“核心素養與高中化學教學有效銜接的研究”主題,談談基于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的思考。
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課時化學教學目標的設計,應樹立“整合觀”,既要注意與教學設計的其他環節整合,在板塊設計、任務設計、活動設計和情境設計基礎上,提煉和概括化學教學目標;又要注意知識目標與素養目標的整合。依據素養發展功能,可以將化學教學目標劃分為建構性化學教學目標和遷移性化學教學目標。建構性化學教學目標,重在通過化學知識的建構過程,形成和發展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例如“通過實驗探究Fe2+和Fe3+的轉化關系,了解鐵鹽和亞鐵鹽的性質”。在這一目標中,“通過實驗探究Fe2+和Fe3+的轉化關系”表述的是建構過程,“了解鐵鹽和亞鐵鹽的性質”表述的是建構的結果。這一目標的素養功能在于發展科學探究素養。遷移性化學教學目標,重在通過化學知識的遷移應用,展示和表現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例如“實驗探究鋁鹽和鐵鹽的凈水效果”。在這一目標中,凈水劑的選擇屬于真實情境問題,凈水劑凈水效果的比較,為學生運用所學過的鋁鹽和鐵鹽知識,展示科學探究素養及其發展水平,進行真實情境下的問題解決提供了表現機會。
2017版課標明確指出:“真實、具體的問題情境是學生化學核心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平臺,為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提供了真實的表現機會”。也就是說,化學學習情境,除了激趣、激疑、激思功能外,還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形成和發展的平臺.例如:以法拉第電離理論為情境素材(真實的化學史實),創設問題情境: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導電一定需要通電嗎?這一情境就屬于建構性化學學習情境,它為學生“電離”這一化學核心概念的正確建構提供了氛圍和平臺;以科學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獎為情境素材(真實的科學技術事件),創設問題情境:在一定條件下硼氫化鈉(NaBH4)能將青蒿素選擇性地還原成雙氫青蒿素,其水溶性比青蒿素好,因而治療瘧疾的療效更好,如何從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對此給予解釋?這一情境屬于遷移性化學學習情境,它為學生運用有機化合物分子官能團相互轉化的知識和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解決真實問題提供了表現機會
對于所教授的課時教學主題,首要的是明確教學主題的素養發展價值和功能定位,即教學主題能發展學生什么素養。例如,“離子反應”教學主題。離子反應是學生在高中階段接觸到的一種新的化學反應類型,這種反應類型與學生初中階段學習過的4種基本反應類型不同,4種基本反應類型,是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數目對化學反應的認識,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數目屬于“宏觀視角”;而高中必修段的離子反應,是從是否有離子參與來認識化學反應,是否有離子參與屬于“微觀視角”。因此,這一教學主題的素養發展價值之一,就是發展學生辨識化學反應的視角,從宏觀進入到微觀。
【學生活動1】實驗探究氯化鈉水溶液的導電性。該任務的素養發展功能是,通過實驗探究獲得推理證據。
【學生活動2】推斷氯化鈉水溶液導電的原因。該任務的素養發展功能是,發展證據推理素養,基于氯化鈉固體不導電,純水幾乎不導電,而二者的混合物卻導電的實驗證據,推測該體系中可能有新“物質”產生,而且還可以推測出這種新“物質”可能具有的兩種性質:帶電荷,能移動。科學史上,法拉第就是基于這樣的推理,把這種新“物質”命名為“離子”。
現階段的化學教學已經將化學觀念提高到了一個極高的層面,教師不僅要意識到教學活動中實踐的重要性,讓學生親身體驗化學教學;同時也要能將學生引入一個生動的學習環境中去,使學生能靈活運用已有知識,嘗試自我解決問題,將實踐與化學知識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在心中樹立起科學的化學觀念。例如, 教師在講解關于乙醇的性質時,不應只要求學生生記憶乙醇的化學屬性,而應引導學生將實際生活中的酒精與乙醇的概念結合起來,通過小實驗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酒精的具體化學屬性,使學生對乙醇有一個具體的概念。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實踐引導,使學生感受到了化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教育體制深入改革的今天,我國各地化學教學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基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應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高度結合,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解決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