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成亮
(重慶市合川區雙槐鎮渭溪小學 重慶 合川 401500)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情感,興趣和動手創新是情境培優化的三大要素。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情境教學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所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情境培優化的三要素,并充分把握和利用。
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注重情境教學的互動方式,使學生在情境教學中能夠保持活躍的上課氛圍,積極主動地加入到教學情境中來。以此來增加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和交流,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就會有增無減。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是激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紐帶,情感之間的互動更有益于情境教學的培優化。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學生,改變以往嚴厲的教學面孔。這樣一來可以大大減少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上的情感壓力,從他們的心理特點出發,轉變自己的角色,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做任何事都希望得到得到夸獎和贊揚,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更多的去鼓勵他們,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在數學課堂中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滿懷期待的心情去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西師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確定位置》時,其內容是讓學生學習如何清晰地分辨位置。課堂教學上,教師在念到某位同學名字的時候使其站起來,并回答自己位于教室的第幾組,第幾排以及第幾列。亦或者提前給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思考和分辨出自己在教室所處的位置,然后教師在練到某位同學所處的位置時,該同學需要以最快的速度站起來并給其他同學講解這個位置是如何推算出來的。如此一來,在這樣的情境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感受知識點的學習,在與教師的合作與互動中學習數學知識,加深了對位置這一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在互動時對學生的錯誤給出及時的糾正并加以引導,增強他們的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這樣一來,教師和學生之間就有了相應的默契,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上有了情感的牽引,系統的優化了課堂上的情境教學。
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習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意識,平時比較貪玩,在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來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小學生在學習中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總是有十萬個為什么,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性,對其加以引導和培養,使他們能夠趣味的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比較有懸念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答案。
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西師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時,可以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思考并記錄下自己家中哪些物體是多邊形,計算出多邊形的面積,并評出寫得最好的同學。由此來提問學生到底要怎樣來計算這些物體的面積,想不想回家演算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看,這樣學生就會對這一知識點充滿興趣并有著強烈的學習欲望。
回顧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直都偏向于單一化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也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上的動手能力,此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感到乏味和厭倦。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情境設置中,不僅僅是對教學儀器的使用,教師更多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來創新教學情境。例如,在數學教學中,無論是學到圖形還是分數,教師可在課堂中點出同學上黑板畫圖或演算,并讓學生思考如何畫圖和演算比較容易,可以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數學運用能力。這不僅有利于其智力的開發,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有利于他們在數學學習中逐漸由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能夠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真實的生活中去。
總而言之,情境培優化的三要素對小學數學教學尤為重要,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激活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使他們在情境的牽引下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提升數學學習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