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燕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兩水中心小學 甘肅 隴南 742500)
目前的課堂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低效、無效的課堂教學現象仍然存在,填鴨式的教學仍然可見,公開課中的表演、作秀愈演愈烈。其實,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真正主體。教育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激勵鼓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
小學階段教育的起步階段就在于小學數學,數學基礎的好壞對小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當受到關注。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成效需要有高效的課堂教學作為基礎,創設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其數學學習的興趣,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為今后漫長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養一代新人的任務,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
2.1 了解學生個性。大多數學生最喜歡得到老師的夸獎,尤其在學習中,因此,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可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競爭意識。
2.2 了解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比如,在講解新的數學概念時,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這些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2.3 了解學生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有針對性的進行團體學習輔導和個別學習輔導,搞好提優補差工作。
教師的合理提問與學生在合理提問引導下的有效回答是教學內容傳播的主要載體,是師生情感交流與教學合作的體現。課堂提問作為小學教學的傳統和當前唯一行為,有重要價值的教學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1)有效的提問是高效課堂的指揮棒,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激化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來。
(2)有效的提問作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主要平臺,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悟力,使學生的情感得以自然流露,使學生的思想得以碰撞,培養學生通過對知識的討論促進學生情感交流。
對于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習發現和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融會貫通。在教學中,教師要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讓學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上課時再帶著問題來聽講,而對于在預習中已經弄懂的內容可以通過聽講來比較一下自己的理解與教師講解之間的差距,看問題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果有不同,看看哪種更好;課后復習——學生可先合上書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課堂內容在腦子里“過”一遍,然后自己歸納出幾個“條條”來。
學生是正在發展中的人,學習新知識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學生的潛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學生中,沒有潛能的學生是不存在的。課堂教學的關鍵就是要拓寬學生的心理空間,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充分發揮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小學數學知識的特點是系統性較強,前后聯系密切。課后復習能夠給學生以總結、探索和發展的空間。這樣不僅能夠鞏固和發展課堂所獲得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
正所謂“習慣成自然”,好習慣一旦形成,學生的上進心也就基本“定向”了。學生的上進心是教師組織教學能否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要致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極其認真的態度全身心的投入,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
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才不會是一句空話,才會落到實處,學生也才會受益,實現師生共贏。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是教師始終追求的理想效果。只要不懈的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得到提高,才會真正的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