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東
(福建省南安市第六中學 福建 南安 362300)
情境教學是以生動形象、直觀立體的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情緒,誘發(fā)其強烈情感共鳴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促使他們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實踐運用能力的顯著提升與發(fā)展,從而確保高效率、高質量課堂教學的進行。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地理課堂中真正做到契合初中生的主觀學習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設恰當且適宜的教學情境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在創(chuàng)設地理情境課堂方面的具體做法和體會。
通過新課導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多角度地激發(fā)初中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充分調動初中生的思維。地理教師在良好的新課導入下,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來,使學生獲取地理知識和提高能力。例如,我在講解“西北地區(qū)和青藏地區(qū)”的“西北地區(qū)”內容知識時,精心創(chuàng)設了一種有效情境,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我國的“神舟七號”飛船?這時候學生的臉上都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了不屑于回答的表情。這時我接著提問:可是有誰知道飛船從太空返回時落在哪里了?學生都面面相覷,無法回答。這時我說:“‘神舟七號’落在了內蒙古高原上,那么哪位同學可以告訴老師,我國為什么將飛船降落地選在內蒙古高原上?這與此地的自然條件與人文因素又有著怎樣的關系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將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揭曉。”通過這樣新課導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學生立刻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探索興趣,并且積極主動地跟隨教師一步步揭開謎底,最終對所習得的地理知識牢牢掌握。
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越是同學生現(xiàn)實生活相互融合、聯(lián)系密切的教學內容,越能較大程度上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其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因為,此時,學生才會意識到自身的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皆學問、處處皆知識,而這正是誘發(fā)他們產生情感共鳴、充分調動自身強烈求知欲望與學習興趣的最根本內在動力。這就要求我們初中地理教師必須從初中階段學生的已有社會生活經(jīng)驗及實際認知水平出發(fā),靈活而巧妙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的生活化教學情境。
如,在教學《地球自轉》這節(jié)知識時,我并沒有一上課就將地球自轉的定義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先從學生的已有日常經(jīng)驗出發(fā),向他們提出了如下幾個問題:(1)日、月、星辰為什么會每天從東方升起,又從西方落下?(2)一天之內白晝和黑夜交替出現(xiàn)是因為什么?(3)為什么我們中國明明是白天,而美國等一些國家在同等的時間卻是夜晚?這些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但他們對此卻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這無疑更加激發(fā)起了他們內心強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究心理。在此基礎上,我再向他們講解“地球自轉”這一概念,自然也就最大限度上尊重了他們的主觀學習需要,有利于其學習動機與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與激發(fā)。
當前,對于地理學科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是初中地理新課程的核心內容,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必須利用動手實踐創(chuàng)設情境。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如何講授知識是一門學問,地理教師應該努力嘗試,探索出適宜地理學科特點的教學方式。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來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地理教學的順利展開。
例如,以“地球和地球儀”內容為例,針對學生缺乏對如地球運行、晝夜交替等較抽象的問題難以理解的狀況,我采取了動手實踐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理解教學重難點。我和全班學生利用適當大小的球體、鐵絲等材料制作地球儀,并讓學生在做好的地球儀上畫出地球的赤道、南北回歸線、兩極和經(jīng)線等,然后讓地球儀在學生手中運轉起來,模擬公轉和自轉方式。實踐證明,通過動手實踐來掌握地理知識,能夠使學生在情境的氛圍中高效地掌握所學知識。
多媒體地理教學可以輔助地理教學,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的。因為地理學科的研究范圍和內容都是比較廣闊的,不是每一種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都能夠進行實地觀察,而且很多知識僅靠書本上的靜態(tài)圖片和文字說明想達到較好的教育目的是比較難的。但通過多媒體技術擁有的特殊效果,如:動態(tài)模擬、錄像剪輯、背景擬音、圖文并用、問題顯示、超級連接等方式能將復雜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通過畫面的展示、切換、組合、停頓、重復、疊加等方式得以突破,達到傳統(tǒng)教學難以實現(xiàn)的教學效果。
以“多民族的家庭”為例,我在課堂導入之時利用多媒體播放了《愛我中華》這首歌,并且?guī)ьI學生一起唱。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伊始便被調動起來。在唱了一遍這首歌之后,學生興致高昂。于是,我趁機詢問學生:這首歌的歌詞傳遞給了我們什么信息?學生回答:我國有56個民族。接著,我繼續(xù)詢問:那你們知道這56個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嗎?你們了解的民族有哪些?陸續(xù)有學生回答,傣族、苗族、潑水節(jié)等等,并對其他民族的知識表現(xiàn)出好奇心。這樣,我由此引入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在興奮的情況下進入課堂學習,注意力持久且高度集中,教學效果極好。
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靈活應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創(chuàng)設良好的地理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