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剛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行廊九年制學校 湖南 郴州 424506)
小學數學課程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在小學教育教學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有必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讓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讓學生擺脫定勢思維的束縛,釋放和挖掘學生的數學習潛能。面對繁雜、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往往較難理解,所以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的養成。在提高了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核心素養具有穩定、開放、發展的特性,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后續的學習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為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不僅可以充分的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并可以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核心素養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合作交流能力的發展。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核心素養,就是將數學課堂與核心素養進行有效結合,以此來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2.1 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年齡階段正處于一個認知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他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愛好或是喜好有針對性和選擇性的進行學習,學生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對哪個科目感興趣,就對哪些知識感興趣,往往就會不由自主的去學習,而作為教師就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學生的這一特點,并及時的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并做好引導工作的基礎上,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讓學生的主動的參與到我們的數學課堂中去,從而讓我們的課堂變得高效和有效,只有這樣才能顯著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
2.2 注重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愛動腦筋具有好奇心重、求知欲強的心理特征,并且喜歡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保持較為持久的注意力和和學習熱情。而數學學習自身又具有很強的邏輯性,這給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情景的創建,讓學生能夠自主的探索知識并了解這些知識的應用背景,讓學生能夠把所學的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效的結合起來。
2.3 注重數學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我們要不斷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數學教學的目標。教師要以教學目標為前提,充分利用教材進行教學活動,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或矛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自學、質疑問難、學習討論等環節,把書本上那些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充分理解,同時同時我們還要通過目標檢測及時掌握學生的達標情況。
2.4 注重多媒體的運用, 強化互動的效果。互動教學的過程并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也絕不是學生的“獨角戲”,而是需要師生之間有一個良好的交流合作與溝通、知識信息交換與轉化的載體,一旦互動失衡,就會造成知識與信息交換的障礙,最終導致我們的互動教學效果低下。所以,我們要充分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并結合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強大的圖像處理和動態處理功能,構建新的數學課堂。不難看出,我們小學數學課程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基礎課程,而多媒體技術具有互動性好,可控性強,容量大,反應快速靈活等特征,這剛好符合我們的小學數學的教學需求。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教師的數學教學變得“收、放”自如,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實現了高效的數學課堂。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對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