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玲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燕洞鎮龍田中心小學 廣西 河池 547506)
小學數學的學習,其重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在后續的數學學習中做好知識儲備,進一步加強數學學習的效果,要達到這一目的作為教師,不但要在思想上真正的轉變,教師還應該不斷的創新自己的數學教學方法,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更加有效和科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進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也為學生將來的數學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當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已經成為提高我們教學質量的關鍵,目前數學教學通常使用課堂教學,這時教師成為整個課堂的主導者,所以教師的行為和行動將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教師可以教授給學生合適的、科學的學習方法,那么學生的學習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也就大大減小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并伴隨著學習效率的提高,這時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其他成績的提高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同時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提高。
2.1 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隨著小學階段新課程標準的出臺, 我們的教師雖然也開始了教學反思和教學方法的反思, 但是效果卻還是不明顯。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的過程中, 教師要把以前的那些不好的教學方法拋棄掉, 要充分的運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去組織和開展我們的教學,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 要不斷的改進和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率。其次,注重設計趣味性問題。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但是課程內容也相對比較枯燥和乏味,很容易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丟失,所以教師需要調整教學策略, 要從學生角度開展教學, 將學生的興趣點有效融入其教學設計中吸引學生注意力, 促使學生的積極參與 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才能讓學生變得更樂于學習并從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在講解數學《圓》這部分內容時, 教師就可以將這部分知識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遷移和轉化。首先, 教師進行這部分內容的講述之前, 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外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圓形物品或素材, 進而讓學生對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與了解。然后,教師再將收集到的“圓”進行課堂展示并給予學生積極的講解。這時就會有學生說:“體育課里的足球”“鬧鐘里的表盤”都是圓的等。最后,教師在聽完學生的講述之后, 再將“圓”的相關概念特性等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 讓學生了解與認識圓的同時, 實現學生對“圓”這部分知識鞏固。
2.2 注重教學設計的創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和利用生活實際中的數學問題,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為我們的數學課堂增加色彩,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 真正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其次,陳舊死板的數學問題阻礙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適時有效創設開放性問題, 以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 拓寬學生的創新思維空間, 提升學習效率。教師實際授課時可以將某些題目的解題方法和思路總結成為方便學生記憶的口訣, 明確學生思考方向, 節省學生推論時間, 提高解題效率, 有效減少對數學科目的畏懼感。
2.3 注重教材使用的創新。我們當前所采用的小學教材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速度,還做不到與時俱進。同樣教師講授的課程中,也只能根據教材中的經典例題進行講解,解題的思路和過程依然比較單一,久而久之, 學生依賴于單純地模仿解題方法, 不善于思維變通并未真正掌握解題方法, 只是依葫蘆畫瓢, 不能做到觸類旁通, 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所以,教師要利用網絡及多媒體等多種技術手段進行例題的選擇, 讓所講的例題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在進行例行的選擇時也可要側重于挑選那些具有開放性的題型,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訓練他們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授《認識負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把“分零食”這種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引入到我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40個零食,其中要求“每5個人一個小組, 一組可以挑選9個愛吃的零食”這時發現零食不夠分,還缺少5個零食。通過這樣的例子就可以讓學生主動的去思考其中的數學知識,然后進行相應的運算。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相似的例子,這樣不僅讓學生對知識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時學生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去,將原本枯燥的數學知識變成了生動形象的生活實例。
總之,數學學習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同時也比較抽象。傳統課堂教學枯燥死板, 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高。所以,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數學學習的特點,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數學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和概念, 促進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的發揮,進而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