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正興
(江西省鄱陽縣芝陽學校 江西 鄱陽 333100)
培養建議在現代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來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發展。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都對現代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關注要求教師必須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而我認為,教師可以將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作為切入口,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探索找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真正的發揮好初中數學的價值,為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幫助。
課上直接讓預習的學生扮演與例題同類型題,先明確基本方法,讓學會的同學給同學出題,對于扮演過程中的典型性錯誤,教師讓學生辨析,進一步明確算理。不教而會讓學生找到成就感與存在感。
現在的孩子自私心太重,通過小組捆綁,兵教兵,讓學生體驗小組合作的快樂。運算題的掌握學生七年級上冊的有理數、一元一次方程中都涉及到計算,我就讓學生做完題目后進行自查,可以將計算題再做一遍,將方程解帶回進行驗根,也可以將自己算的結果和同桌交流,結果不一樣的可以兩人共同檢查其中存在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對下次計算時可互相提醒,同時也可以讓父母幫助其進行檢查。
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每名學生對自己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歸納在一起,寫成條子,壓在自己的書桌上,貼在自己眼睛能見到的墻上,比如乘方中的符號問題、底數問題、去括號問題、方程中的去分母問題、整式中的合并同類項法則的應用等等問題。在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時頭腦中就會映出條子上的內容,在實際計算中就會引起重視,克服經常會出錯的問題。反思與換位思考是當今學生品的養成的最大弱點,把問題推給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問題。在學習有理數運算、一元一次方程、整式的化簡等涉及到運算的問題時,當堂作業中計算題目較多,學生易于疲勞、煩躁,做題也就不認真了,故在學習這些內容后,每天給學生兩道計算題,這樣量小,學生容易認真做,易于集中力量,準確率就高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在進行集中考查,對出現的個別問題進行及時解決。
萬物皆有規律,運算也一樣,明算理與明人理是一致的。運算的簡捷是運算合理性的標志,是運算速度的要求,它是對學生思維深刻性和靈活性的考察。要提高學生合理進行運算的能力,“一題多解”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因為通過“一題多解”,就可比較哪一種解法既正確又簡捷,從而確定合理的解法。從認知角度來看,運算的多解性是感性階段,而合理運算則是運算的理性階段。由多解性通過分析、比較來培養學生運算概括能力,從而進入合理性的階段,這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有部分學生,在測驗、考試之前單獨關照一下,盯得緊一點,成績會起很大變化。分析原因,不是基礎的東西沒有掌握,而是平時的習慣不行。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所以,教師應要求學生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獨立完成作業,養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在教學中,應與應用題教學一樣,養成看到題目,首先審題的習慣,這樣數學運算起來方法會更正確、更合理,數學運算速度會不斷提高。學生數學運算出現差錯,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是常有的事,因此指導好學生認真書寫也十分重要。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運算的思路和數學運算步驟。誠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靠一朝一夕,也不能時緊時松,只有堅持不懈,一抓到底方能有成效。另外,老師也應以身作則,板書時、批改作業時,都要作出表率。
總之,學生運算能力的提高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它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需要每一位數學教師做一個有心人,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有機結會,時時處處去研究、總結,也需要教師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認識到數學運算能力是數學學習的保證。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重點是準確理解有關知識,熟練有關運算的方法、步驟。隨著運算技能的形成,逐漸簡化運算步驟,靈活運用法則、公式,合理選擇簡捷運算途徑,在各種應用中,逐漸積累提高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