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會 田愛玲
(河南省實驗幼兒園 河南 鄭州 450000)
為了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在選擇內容時首先應注意內容的全面性和多樣性,以促進幼兒全面合作能力的提升。游戲的選擇和難度安排還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游戲內容、要求過難或過易都不利于幼兒發展,教師應當對所選游戲進行適當調整,以適宜幼兒現有水平。
游戲的情節是深受幼兒喜愛的因素,可是當游戲進行到競賽環節,幼兒會出現疲倦和混亂現象。如果把競賽設計在游戲情節當中,競賽的結果能繼續支持游戲,孩子們則更能自覺地遵守游戲規則、全身心投入游戲。
生動、有趣的語言不僅能使緊張的活動變得輕松活潑,還能引起幼兒積極合作的愿望。
材料的適宜性對幼兒合作的發生、發展作用明顯。適宜的材料能使幼兒便于合作,學會合作,并在活動中體驗到合作的樂趣。
幼兒在游戲時往往注重自己玩什么,怎么去玩,合作意識比較淡,特別小班幼兒還處于自娛自樂的狀態,對于怎樣與朋友合作,怎樣跟別人表達自己的思想,很多幼兒沒有意識,或者有意識不會做。因此,在游戲中的合作學習成了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5.1 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交往技能。
(1)學習自由結伴。幼兒的自我中心使他們難以與人合作,特別是小班幼兒,學會主動找朋友是他們實現合作的第一步。老師在組織游戲時,應鼓勵幼兒大膽、自主地找朋友,并與朋友拉拉手、抱一抱、走一走,培養幼兒與他人親近的情感和對朋友的好感。
(2)學會與人協商。在游戲活動中,同伴間有時會出現意見分歧,因而出現爭吵、告狀、爭搶等現象,針對這類情況教師首先要進一步明確游戲規則,讓幼兒在規則的前提下與人協商怎樣更好地遵照規則完成游戲,商量分配和使用器械的方法;其次要教給幼兒與人合作的友善語言,培養幼兒謙讓、忍耐的行為。
(3)學會團隊服從。幼兒的自我中心,使得很多孩子不愿意服從他人。可分組競賽時幼兒只有服從團隊要求才能順利進行游戲。
5.2 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目標意識。競賽性游戲有別于其他游戲,它有很強的目的性。在游戲中孩子們為了取勝,必須拋棄一切懶散的行為,承受住對手或競爭目標所施加的心理壓力,用自己強烈的進取心和行為的積極性,靠自己的意志、力量和勇敢來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在組內成員齊心協力為一個目標而努力時,互相協調、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就自然而然地產生,因而目標意識的建立在無形中推動了幼兒合作能力的發展。
5.3 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競爭認知。競爭是人們經常遇到的事,它的明確指向可能會讓幼兒產生嫉妒、賴皮、輸不起等心理,老師的正面引導能讓幼兒理解競爭的本意,播下良性競爭的種子,達到雙贏。
(1)建立公平競爭意識。既是競賽,就要求公平,就必須遵守游戲規則。
(2)正確對待競賽輸贏。體育游戲通常是一種相互競爭的活動,需要孩子們具有堅持性和挑戰自我的勇氣。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這也有助于磨練幼兒勇敢頑強、積極向上、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取得勝利!
(3)為他人獲勝而悅。競賽往往會給輸的一方帶來消極的情緒體驗,此時教師應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幫幼兒建立良好的競爭意識。我們的做法是以榜樣意識進行教育,讓幼兒為對方給自己提供了好的做法而心存感激,鼓勵幼兒學習他人的長處,讓自己進步。
教師的小結和評價是教師對該次活動的觀察所得,重在反應真實的活動狀況,通過對出現的某個問題或現象的點擊、講評,影響幼兒情緒、指導幼兒活動、幫助幼兒獲得經驗。評價能有效推動游戲的繼續進行、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活動情況。在合作性游戲中,教師的任何一種評價無疑都能幫助幼兒整理合作經驗。
只有不斷地反思、總結,才能發現和改進不足,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當一次游戲結束之后,我們若能問個“怎么樣?”“為什么?”再解決好“怎么辦?”那在下次組織該游戲時就能避免同類問題的出現,使游戲更適合本班幼兒的實際。
合作是幼兒未來適應社會的重要素質。幼兒只有能夠與人合作、善于與人合作,才能在不斷發展的社會中立穩腳跟,信心百倍地迎接人生的挑戰。合作能力的培養更是教育者需要關注和不斷探索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