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碧蕓
(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 西藏 昌都 854000)
我國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性思維,讓學生能夠強化數學學習意識,并能夠使學生今后在生活中、工作中有效應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數學實踐和探究。如此就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采用高效的創新教學模式,互動交流教學模式就是與以上教學目標契合的有效教學模式之一。
互動教學是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中衍生出來的,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從而無法深層次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而通過互動交流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從而讓“教”與“學”融合于一體,進而實現與傳統模式相反的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位置。并同時形成了和諧、平等的師生地位和良好的教學環境。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交流教學模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能讓學生提高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于此同時,通過多種模式的互動交流過程,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優秀的數學綜合素質。
2.1 情境創設互動,培養學生探究興趣。高中數學知識非常的抽象且復雜,同時傳統高中數學教學課堂還十分枯燥和乏味,從而無法讓學生對其產生學習興趣。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互動交流教育模式,就能有效的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持久關注度,其主要是通過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繼而培養了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這其中運用互動交流教育模式十分有效。而這種教學模式包含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情境創設互動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手段。例如,在進行“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其用三維動畫的形式進行展示,從而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總結出相關的判定方法,從而通過如此互動的環境,提升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
2.2 分組合作互動,提升教學效率。在實際應用互動交流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實際情況和差異的了解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分組合作互動教學,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在分組合作互動中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同時鼓勵學生能夠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讓小組內同學能夠共同進步。
例如,在進行《直線與平面垂直》教學過程中,其主要是直線與平面在立體空間的垂直關系,學生要學會其中的構成條件和判斷依據和方法,而該課程的教學難點也是重點,就是讓學生與平面幾何中的類似知識區分開來。因此,教師就可以以此為討論話題,讓小組討論“直線與平面垂直”在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中各自的特征。通過這樣分組討論互動交流的教學模式,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率。
2.3 活動實踐互動,提升學習能力。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高考改變一生”的重大壓力,教師一般采用“填鴨式”、“灌輸式”的數學教學,學生要進行機械的死記硬背同時,還要通過完成海量的練習題來提高自身的數學成績。但數學本身是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教學科目,但在傳統教學中無法體現。而如果在高中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互動交流教學模式,就能有效的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例如,在講解《概率》相關內容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社會中進行調查,調查課題可以學生自己設定。在調查過程中,學生可以與教師進行討論和請教,也可以邀請家長加入調查的行列中配合學生進行調查,也可以與學生組成調查小組,如此就能利用互動交流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更全面的學習,進而有效的利用多元化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實際實踐應用過程中了解和掌握概率相關的知識點,并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
總之,高中數學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基礎學科,雖然我國高中教學仍然處在高考的應試教育壓力下進行教學,但是教師仍然要根據我國新課改的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意識,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交流教學模式,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其有效的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能在實際教學中,明顯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的運用能力,并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和課堂氛圍。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對互動交流教學模式的重視和應用,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促進學生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