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丹
(貴州省甕安縣中坪中學 貴州 甕安 550400)
教學過程離不開師生雙邊的認識活動,離不開學生的身心發展活動,離不開學生素質和能力的發展活動,也離不開經濟和倫理道德的發展活動。所以,教學過程本質說底就是如何培養人、教育人的特殊活動的規律。由上述見解筆者認為對美術教學過程概括提出四個方面的本質特征。
1.1 美術教學是師生雙邊的認識過程。美術教學是傳遞系統的美術文化知識,其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的復雜的認識活動。教師要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必須認真備課準備范畫,認真上課,耐心輔導,幫助學生經過那條簡約和優化的認識路線,更快的發展學生水平。
1.2 美術教學是發展學生非智力過程。人們往往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而忽視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然而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這些非智力因素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美術學習中表現的更為突出.美國生物學家貝弗里奇曾說:“只有那些對發現擁有興趣和熱情的人才會成功”因此,美術教育的過程是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最佳途徑。
1.3 美術教學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過程。中學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素質,所以美術教育過程就是圍繞素質教育而開展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要全面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各種素質,有做人的道德素質,有做事的行為素質,有修養的文化素質和有健康的身體素質等等。
1.4 美術教育是引導學生發展的過程。雖然教師和學生共同構成了雙向的教學過程,這是因為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學生是等待接受知識。所以,教師掌握著全過程的變化和發展,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范圍,可以決定運用某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去引導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興趣,開展教學討論,引發對問題的思考。因此,教師自身的素質、水平和能力對教學質量影響很大。
美術教學原則是一般教學原則在美術過程中的運用。它與一般教學原則的產生有著共同的規律,那就是美術教育家在美術教育發展的需要,我總結出五項美術基本原則:
2.1 加強雙基教學與發展能力相結合的原則。雙基教育與審美能力、智力、創造力培養的關系是一個完整的和諧關系,不可偏廢任何一方。這些能力的發展主要依靠雙基的訓練和培養。因此,雙基教學既是培養人的手段,也是教學的目的,既是審美的教育基礎,也是培養和發展美術能力的契機。雙基教學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其范圍越來越寬,基礎知識除一定的美術理論和常識之外,還包括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培養。總之,發展學生的美術能力需要在雙基教學上下功夫。
2.2 運用直觀教學與啟發教學相結合的原則。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說:“這對于學生應當是一條黃金般貴重的原則,對于一切事物,應當盡可能用各種感覺來感受他們,這就是說,看的見的就用視覺感受,聽的見的就用聽覺感受,聞的出的就用嗅覺感受,有滋味的就用味覺感受,可接觸的就用觸覺感受。假使某些事物能用數種感覺來感受,就讓他們同時訴于數種感覺。”所以直觀教學就是以鮮明的視覺形象反映造型特點,去認識和掌握藝術的規律,通過直觀教學和知識的傳授,訓練學生的觀察力,發展形象思維,啟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2.3 強化以點帶面與因材施教想結合的原則。南宋教育家朱熹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才”。一般來說,每個班級的學生水平總是不一致的,要做到面面具到并不容易。因此,強化以點帶面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有利于全班集體水平的統一和共同的進步。于是,要求(1)集中與統一要求(2)選擇優秀典型(3)輔導具有針對性。(4)采用精講多練與循序漸進相結合的原則。
2.4 發揮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的原則。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為達到教學目的共同進行認識和實踐的雙邊協同活動。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構成教學活動。教師在這項活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沒有教師的主導,教學計劃的實施與教學目的的實現都是空話。然而沒有學生的主體作用,仍然無法實現上述教學目的。
美術教學常用的方法是根據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不同,分為以語言傳遞、以直接感知、以技能訓練等三大類基礎方法:
3.1 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美術教學與其他教學一樣,以語言傳遞知識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學方法。這類教學方法包括講授、討論、講評等。
3.2 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直觀性是美術教學的一大特點,是通過作品、教具等形象教訓手段,促進學生感知認識。這類方法包括:觀賞法、演示法、參觀法等。
3.3 以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美術教學中很多課時是花在技能訓練方法,通過技能訓練,加強眼、腦、手的配合,從而形成藝術表現力。這類訓練以學生操作為主,教師處于一個組織者、領導者、評價者的地位。教師根據訓練目的、方法、進度,可隨時調整課時,增加難度,并針對性地實施輔導。
總之,美術教育思想即通過理性和規律反映在教學上,也通過教師的手段和方法藝術地反映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上,使教學思想在“寓教于樂”中得以展開。因此,教學的藝術性以它手段功能來說,是保障教育思想的落實,是加深對教育思想的理解。所以,要想把美術教育教學的質量提高,要不斷推出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