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蓮
(青海省大通縣良教鄉(xiāng)白崖完全小學 青海 大通 810100)
在我的班上有一個小男孩,黃黃的微卷的頭發(fā),白白凈凈的皮膚,一雙炯炯有神的小眼睛,讓你一眼見到就那么的喜歡,他就是我們班的小輝,可是誰又會想到,他是如此的樣子:
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每天課堂上的東西都學得稀里嘩啦,回家父母輪番輔導;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和同學動手動腳,要么抱住同學不放手,要么用紅領巾勒住別人的脖子,別人痛苦不堪的時候,他卻感到非常高興;作業(yè)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放學隊伍中,總聽見有怪聲的尖叫,當他的目光與我對視,他又會下意識的捂住自己的嘴巴,仿佛在承認自己所犯得錯誤;班級課間跳大繩,他擋住同學不讓跳,甚至和同學扭打到一起。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yè),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總是滿口答應。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我內(nèi)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他無進步,或許是他并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念頭。
為了改變這個孩子的現(xiàn)狀,我多了一份關愛傾注在他身上,并且做了他家長的工作,每天課上都以鼓勵表揚的形式來激勵他,并且偷偷的給他小紅花、“你真行”、大拇哥、喜報,以談心的方式進行交流,只要他肯做的事,我都用敬佩、欣賞、贊揚的方式來鼓勵他,只要他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我就認為他是優(yōu)秀的。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幾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同學跟他坐,照顧和提醒他的日常事宜,目的是發(fā)揮同學的力量,讓他感受到在這個班中有很多人關心他,事前,我先對這幾個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這幾位同學滿口答應,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教育他。有時,這幾位同學也會產(chǎn)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他們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后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而且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勞動積極,干活很干凈,發(fā)揮這個特點我給他安排了值日小組長,這樣更多的精力都用到了值日工作上,與同學之間的摩擦減少了許多,還安排了一名聽力不好的同學坐在他的旁邊,讓他也去關心幫助這位同學,漸漸地他像一位兄長一樣關心幫助著他的同桌,當他感受到“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時快樂的像小鳥一樣,也不在班里闖禍了。
漸漸的,孩子臉上多了一份燦爛的笑容,多了一份自信。學習勁頭十足,又融入到班級的大集體中了,重新來享受老師帶給他的每一縷溫馨的陽光,享受班集體帶給他的那份溫暖。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每個學生身上都存在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埽總€學生都有他的人格尊嚴。針對這樣一個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教育為目的,幫助,感化讓他能夠取得進步。
2.1 應該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每一個特殊的學生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為什么會這樣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力量,編排幾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他經(jīng)常做一些怪異的動作就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讓他感到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關心、重視……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從而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2.2 學會換為思考,體會家長心情,用師愛感化。對于小輝這樣特殊的學生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動之于情,曉之于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并改正錯誤。對于他的家長我們表示理解,不要一味去指責家長的教育失利,其實作為他的家長所承受的痛苦遠遠要比我們多得多,我們家校配合,共同肯定和鑒證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2.3 以生之助,友情感化。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同學是學生的益友。讓同學們幫助照顧他的學習生活,讓自己去關心幫助別人,當全班同學將掌聲送給了他,我能看得出,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個性學生的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看出,小輝的轉變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在老師和同學的關愛中,他整個人都輕松快樂了,同時我們也在幫助他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