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
【摘 要】現代化圖書館管理技術的不斷創新,尤其是在移動數據網絡日新月異的背景下,探索構建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主要從圖書館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構建用戶需求的移動圖書館管理新技術,形成現代化信息技術發展的創新方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強化基于用戶需求的移動圖書服務模式,創設信息化管理技術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整運用。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技術創新;圖書館管理
中圖分類號: G253;G258.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6-016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6.081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創新,尤其是在網絡化手機終端系統模式的創新,圖書館管理技術也在不斷創新,這些綜合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在智能化服務、個性化菜單、信息咨詢服務等方式體現出來,尤其是在智能手機、app平臺等終端系統的基礎上,形成移動技術訪問與圖書館資源的有效結合,將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1 移動信息圖書管理的信息服務方式
在信息化圖書館管理技術中,要形成移動圖書館管理系統的現代化服務模式,主要就是通過圖書館在現代化終端設備的技術處理中,融入無線對接技術以及現代化的電子郵件等模式,在獲取相應圖書資源的基礎上,采取一系列的特色信息化資源控制模式,主要就是結合客戶需求的參考咨詢、館藏資源、鏈條目錄等方式,并實現在線查詢的效果,通過無線設備的鏈接,可以檢索到相應的圖書資源,通過這種信息服務的模式,在通信技術的融合過程中,就能彰顯出移動圖書技術的綜合管理技術,并在軟件技術的創新中,加強與客戶之間的對接,形成預約、參考、講座等相應的資源信息模式,并可以有效的完善信息的定制效果,再這樣的基礎上,就能實現整個技術的更新應用。
2 圖書館管理中客戶需求的移動技術模式
(1)用戶需求與移動環境的交互式應用。在整個技術的控制中,可以通過移動技術的創新應用,形成整個空間與時間的融合,這樣在移動環境模式下,客戶的信息需求也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并在臨時性的表現中,將碎片化的信息集中起來,在零散的信息資源中形成網絡的及時傳輸,不僅可以節省相應的時間,還可以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形成客戶需求中的移動模式,也就可以實現用戶在移動通信技術下與圖書資源的地理位置、信息資源等相融合,在整個信息的接收、查詢、交流、發布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從而實現與整個信息及移動方式的創新。
(2)信息需求與移動環境的交互式應用。在圖書館資源的綜合管理中,要結合移動環境的整體融合。因此,在相關空間因素的融合過程中,要創新相應的信息化技術創新管理效果。首先,要形成信息資源的寬帶化管理。在整個移動網絡的管理中,形成4G模式的主要載體管理效果,在加強無線傳輸能力的基礎上,加強整個速度的控制,這樣就可以形成無線網絡的傳輸速度,加強寬帶業務能力的提升效果。其次,在圖書館資源運輸模式上創新。加強圖書管理與4G網絡技術、計算機以及廣播電視的傳播,加強網絡業務、承載業務、傳輸網絡等方面的融合方式,這樣就可以加強在業務應用層、控制層、交換層的整體應用,打破傳統的信息傳輸模式,構建創新性的傳輸協議以及路由器的協議控制模式,提升整個IP傳輸的技術提升。
(3)元數據互操作模型的綜合使用效果。在元數據操作模型的管理效果上,要形成數字化圖書館語義互操作的途徑創設,其中,一是要加強對元數據的有效管理,二是實現共享元體的運用。在此基礎上,構建元數據的有效方式就是用來描述信息資源在特定情形下的微觀結構模式,對于元數據與DL各個方面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實現資源的全面發現,也可以實現互操作效果的應用。在元數據的應用中,可以形成語法元數據與語義元數據。其中,語法元數據主要是通過描述有關文檔的內容,形成上下文信息處理,并且不提供相應文檔的內容。語義元數據主要是對文檔內容進行具體信息的掌握,可以通過本體結構提供上下文的解釋應用。同時,在不同元數據的處理過程中,形成有數據使用者將另一種元數據標準中的元素進行相對應的映射反映;也可以使用轉換板運用的方式,對所有的元數據映射成一種相對兼容的模式,在轉換板的融合中,可以產生出容易擴展的效果。
3 信息化技術的綜合創新應用模式
(1)構建及時性信息服務的方式。信息化服務要結合圖書館綜合管理的需求,可以結合網站通知、郵件等服務方式,在移動信息化管理中,形成即時性的優勢展現,從而讓用戶更加清晰的了解圖書館的動態,并且及時歸還與借出文獻管理,提升整個圖書閱讀的流通效果。在此基礎上,主要是通過即時查詢、辦理服務等方式,形成用戶借閱查詢以及辦理、預約到圖書館內進行信息查詢與辦理等,并且對于大多數學生在圖書館自習座位以及電腦等資源形成有效的對接,在結合圖書館講座、主題活動、掛失等方面的應用,主要就是針對圖書館用戶在相對移動環境下所需要查詢的相關信息,形成即時性的查詢處理,以此開通相應的移動服務模式,從而實現移動終端系統中對即時圖書館目錄、數據庫等信息,融入個性化的信息處理方式,更好地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體驗需求。同時,可以采用相對固定的檢索信息服務系統模式,通過智能信息化處理、記憶檢索等方式,形成個性化技術處理等檢索方式,進行優化輸出等效果。
(2)移動閱讀模式的創新應用。在移動閱讀的資源優化結合中,可以形成手機終端管理系統的優化模式,在具體管理中,主要是通過移動通信網絡等方式獲取閱讀內容,并實現相應的閱讀管理,給用戶相應的體驗管理,因此,無論是移動閱讀的內容還是休閑模式的閱讀,還是專業性質的閱讀,都可以通過信息化處理的方式,通過移動信息技術功能的方式,實現增強對圖片、音頻、視頻等對媒體閱讀的融合,并在具體閱讀的過程中,對于摘要、縮寫、綜述等方式,形成各種個性化、加工型的閱讀模式,構建移動化、多樣化的閱讀效能。
(3)語義互操作協議的信息化模式。在信息化輔助功能的管理中,語義互操作的協議處理模式,主要就是通過信息化操作的方式,在網格中組織出一種聯盟的方式,并在相對約定的規則中,形成統一遵守的協議模式,這樣,在整個應用層面上,進行數據的發布與檢索。同時,在整個資源異構的處理中,主要采用的就是OAI-PMH協議互操作架構模式,通過這種OAI協議(Open Archives Initiative)管理,在促進網絡信息發布與共享的合作過程中,提供相應的數據管理方式,并實現對元數據格式進行有效表達,其中實現對OAI協議界面的統一化管理,從而獲取相應的信息增值管理效果。
(4)網格技術解決異構系統互操作的模式。在圖書館網絡信息技術的異構系統管理中,要形成與網絡資源“即插即用”的按需管理方式,主要是通過網格管理獲取相應的資源服務,在處理關心的資源與服務的具體位置上,形成網格技術的整體提升,結合高性能分布式計算機處理技術,形成一種高性能的網格管理方式,突出在高性能、低耦合,并可以實現語言跨度較大、平臺使用加寬的方式,解決在動態信息資源管理中的組織架構問題。同時,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一是網格管理中資源共享的有效控制欲結合問題,二是網格環境下虛擬組織的結構設置等問題。同時,也可以采用與低層技術Web Services的應用,形成整個系統的專業化、多元化管理,形成WSRF等狀態特征的管理,形成基本結構的綜合效能實現。
4 結語
因此,在圖書館信息化技術的綜合管理過程中,要結合用戶需求考慮多方面的技術要素,并結合網絡語義等軟件創新管理,在基于元數據本體結構等圖書館互操作模式,形成圖書資源的資源共享模式,從而實現多種語義模式下的圖書管與現代化需求的融合、共融,產生更大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麗娟基于用戶需求的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探討,情報探索,2014.10.15.
[2]諸云強.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關鍵技術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2):20-21.
[3]董惠等.數字圖書館本體應用環境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9(5):52-58.
[4]朝樂門.基于語義Web的知識處理流程及其技術框架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9(5):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