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小學教育教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然而,由于小學生剛學習此門學科,因此,倘若教師未能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就難以調動起他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來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其中,基于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就屬于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鑒于此,文中重點分析了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故事主題教學方法; 應用
【作者簡介】惲雪珺,江蘇省宜興市荊溪小學。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我國的教育模式也進行了創(chuàng)新。英語屬于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并且大多數(shù)小學均開設了此門課程。因此,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基于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它主要通過創(chuàng)建故事情境,循序漸進地提升小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和語言能力。基于此,文中針對基于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展開了分析。
一、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建
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建相應的故事情境,以此來促進課堂教學的開展。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是按照新課標進行編排的,并且各個單元均創(chuàng)建了獨特的故事情境,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教材,采用以故事為主題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進而有助于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他們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讓其在無形中對有關的英語知識加以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以及英語核心素養(yǎng)。比方說,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 Unit 2《What a day!》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建相應的語言情境,并讓他們主動融入語言情境中,進而能夠幫助其對文中的英語單詞與語法加以充分掌握。由此可見,教師在創(chuàng)建故事情境的過程中,不僅要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而且還要編排生動有趣的小故事,以此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聽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一般來講,在開展基于故事為主題的英語教學時,往往不會受到條件的制約,也就是說,通過故事能夠呈現(xiàn)出單調無趣的英語知識,故事既可以離奇古怪,同時還可以荒誕不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向學生講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為他們創(chuàng)建發(fā)揮想象的空間,讓其通過故事掌握英語知識,以此來激發(fā)其求知欲望。此外,學生在聽故事的時候,不僅能夠獲取到表達鍛煉自我的機會,而且還能夠擴大其知識面。
例如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 Unit 8 Chinese New Year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向學生們講述這樣一個故事:Here is awidespread story. Legend, ancient times have a body black white siren, with the name “was”, every night out curses, it was thirty with his hand over the sleeping child head touched three, children frighten cry, then a fever, speak balderdash again become sick, after a few days, but hot retreat disease smart child but became dementia insane fool. People afraid to harm their children, and light the light TuanZuo doesnt sleep, called “keep their”. 利用這個簡短的小故事,既能夠豐富學生們的詞匯量,同時還有助于他們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
三、講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鼓勵學生自己講故事,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通常情況下,學生們在講故事前往往會有針對性地查詞典,或者是上網搜索相關信息,主要是為了做到深入理解英語故事的內容,另外,學生們也會深入探究自己感興趣的英語知識,從而有利于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除此之外,學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為他們搭建一個能夠展現(xiàn)自己的平臺,以此來增強其自信心。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善于利用學生們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深入學習英語,提升英語教學效率。在課余時間,教師一定要多開展英語故事演講比賽,作品既可以是原創(chuàng)的,也可以從報刊中選取,進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
四、演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
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模仿表演能力均較強,并且都非常喜歡表演。另外,對英語故事進行表演時,學生不僅能夠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而且還能夠通過表演表達出故事的內容,從而有助于他們深入理解詞匯。此外,對表演素材進行選取時,既可以選取教材里面的人物與情景,同時還能夠對教材中的故事進行改編,基于此,大大地提升了課本的可操作性。例如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當整體課程即將結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結合課文里面的重點單詞與句型編一個小短劇。另外,學生對課文進行改寫時,教師必須給予他們適當?shù)刂笇В@主要是由于小學生的能力非常有限,一定要先幫助他們對單詞與句型加以理解,才能夠更好地改編作品。然后,教師再將學生們劃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扮演皇帝、官員、騙子、小孩等,還有一些學生當評委。學生們依次進行表演,評委與教師選出最佳表演獎。通過表演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夠在表演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或同學在英語口語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對其加以改正。
五、結束語
興趣是學生學好一門學科最好的老師,兒時的故事是最豐富的精神享受,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入相關的故事內容,必然會激發(fā)出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文靜.探究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育[J].情感讀本,201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