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錦江
【摘 要】隨著新課標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學校和教師越來越多地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初中物理作為一門綜合性較高的學科,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教師必須以科學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后,應通過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本文主要對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物理分層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字】核心素養;初中物理;分層教學
作為小學與高中的紐帶,初中階段是知識學習的關鍵階段。初中物理對于學生來說,充滿著陌生與新鮮感。因此,在初中階段,教師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極為必要的。但是,學生的自身情況各有不同,每位學生的基礎知識、興趣愛好、能力水平也不大相同,因此,教師應在了解學生的綜合情況后,分層次進行物理教學與指導,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學習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確定
物理學是較早建立的一門以觀察與實驗為主自然科學,是一門可以從生活中來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實用性學科,而且,物理學與其他各個學科也有著緊密聯系,肩負著不可代替的紐帶作用。近幾年來,隨著新課標與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核心素養的培養,就物理核心素養而言,就是要求學生作為主體充分掌握相關物理知識,對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物理知識不斷探索與學習,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原理以及物理規律,并且通過學習到的理論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規律、現象進行解釋與分析,使學科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分層教學方法
1.分層教學要以學生的主體性為依托
初中階段,每位學生均存在著個體性差異,承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是尊重學生的前提,也是后續階段進行分層教學的前提。分層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初中物理知識,因此,在制定分層教學模式時,應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當然,這里所說的分層教學,并不是單純地以成績的優劣來分層,而是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知識的程度、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等,進行綜合考量,制定教學方式。此外,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還應善于觀察學生的心理活動特征,最大限度地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設計之前,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來對班級學生進行全面地了解,然后通過綜合考量,將班級內的學生分為A、B、C三層。A層次為善于思考、思維敏捷,對問題的思考與解答較為全面,能夠較快掌握新知識的學生;B層次為學習潛力大,有上進心,但學生成績不穩定的學生;C層次為接受新知識相對較慢,在學習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教師通過分層教學,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對其物理核心素養進行培養。
2.根據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高效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基礎知識并加以掌握,提高初中物理整體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進行“大氣壓強”的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A、B、C三個層次,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具體來說,A層次學生,因其理解能力較好,可以讓其提前進行預習并嘗試自行理解、掌握學習內容,在預習的過程中,將難懂的知識點記錄下來,在小組中進行討論研究,若仍無法得出結論,可在課堂教學中向教師提問并進行討論,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也應根據A層次學生的掌握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練習,以發散思維。B層次的同學,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認真聽講與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對大氣壓強的相關知識點進行理解,并在課后通過練習題來發現問題,在此過程中遇到難題需及時向老師請教。C層次的同學應在課堂教學中,努力跟進,教師在課后,可對此層次的學生,單獨提出練習方向與內容,以確保此層次學生對大氣壓強內容的把握。
3.對各層次學生進行分組合作
通過分層教學,可以很好地進行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分組互助的方式,提高學習能力,提升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可以從A、B、C層小組當中選出優秀者作為組長,來帶領大家學習,A層次與B層次的同學要積極幫助C層次的同學,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此外,教師可以引導A層次、B層次學生與C層次學生結成互助小組,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例如,在進行“動能與勢能”的課程教學時,從A層和B層中挑選出4人作為組長,由小組組長來帶領大家預習《動能與勢能》這一課時,并聯系生活中所見的現象來對動能與勢能進行理解。在此過程中,A、B層次的同學要盡量幫助C層次的同學,相互溝通、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培養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充分掌握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情況,按照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來開展物理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穩步提升物理學科水平,增強學習興趣,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林欽,陳峰,宋靜.關于核心素養導向的中學物理數學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5(12):90-95
[2]劉曉敏.初中物理“分層次問題教學”模式研究[J].教學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