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世界的聯系也在日益加強。“一帶一路”作為我國協同區域發展的重要方針,理應受到重視。在“一帶一路”中,加強我國文化與其它國家文化的合作交流,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策略。本文以知識產權的概念為例,分析在一帶一路中保護我國知識產權的研究策略。
關鍵詞:一帶一路;知識產權;保護策略
一帶一路合作體系的搭建有助于我國輸出自己的文化價值,同時可以取長補短,學習其它合作國家的創新理念以及先進文化,從而完成協同創新的任務。然而在發展過程中,由于文化輸出缺乏良好的管理體系,也沒有構建保護產權的政治制度,導致我國的知識文化容易造成被剽竊和盜取的風險,因此,必須對此作出相關策略。
一、淺析“一帶一路”背景下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挑戰
(一)政府在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服務上存在不足
一帶一路的成員國有很多個,關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已經列為了重點項目。例如:與我國東北接壤的俄羅斯就設置了專門保護知識產權的直屬機構—專利商標局。這一部門主要的職責是進行一帶一路中俄羅斯輸出的知識產權審查以及引入知識產權的許可等相關重要事宜。這表明俄羅斯的知識產權保護在法律上有了行政保護,搭建了重要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除此之外,在立法方面,俄羅斯也將知識產權的保護進行法典完善。而其它沿線的多數國家也在海外設置專門的維權機構,在必要的時候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而相比之下,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顯得相形見絀。雖然我國的保護知識產權機構已經建立,而且有工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多個部門聯合進行維護,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服務信息,內部體制較為僵化,無法完善知識產權的保護的相關法律,不能根據一帶一路的變化第一時間獲取維權信息,也沒有創新的智庫平臺進行搭建,因此企業只能獲得較少的知識產權保護信息。
(二)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欠缺
在國際貿易的過程中,知識產權也是一個核心問題。通常情況下,隨著國際貿易的加大,合作力度就會增強,相應的就會建立相關溝通渠道。在科技領域層面就會有共同研究所,在國防建設方面就會有機器電子合作平臺,即便是普通的服裝貿易,也會涉及到本國服裝設計、服裝品牌產權的溝通。因此,保護知識產權是極其重要的,我國的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走出去發展貿易,從而提升自身利潤。然而大部分企業僅僅是跟隨潮流,并未具備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而且對于一帶一路提倡的知識產權意識不足,僅僅為了提高企業資本而與眾多國家通力合作,導致糾紛不斷。以我國的飛鴿牌自行車為例,因為加大自行車的海外銷售額,所以該品牌創建伊始就希望海外融資,卻沒有提前搶注品牌商標,導致被印度尼西亞捷足先登。另外,海信電視也因為這一關鍵因素而在進入歐盟的過程中舉步維艱,需要改變英文LOGO。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反映到我國的許多企業太過于信賴海外貿易,自身缺乏一定的專利保護意識,也不具備維權體系,不能第一時間進行權利的維護。企業往往等到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具有產權維護意識,而這時已經為時已晚。而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不同國家知識產權維護體系不同,這就導致一旦企業需要維權,很可能出現糾紛,因此,必須提前做好產權維護,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矛盾。
二、淺析發揮政府在“一帶一路”知識產權保護上的服務職能
(一)搭建平臺體系,完善政府職能
第一,建設“一帶一路”知識產權保護的信息發布平臺,政府應當建立統一的“一帶一路”知識產權信息發布平臺,通過平臺對知識產權的相關信息進行披露,如對于沿線國家的知識產權法律政策、專利等信息進行披露,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服務,同時要通過知識產權信息平臺的方式建立知識產權預警分析機制,為海外企業知識產權項目的推進提供知識產權保護的信息與建議。第二,政府應當建立“一帶一路”智庫,通過智庫的建立幫助海外的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保護的建議與意見,并且通過加強智庫的成果轉化,擴大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的話語權。第三,發揮中國知識產權聯盟在“一帶一路”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作用,積極與沿線國家進行協商,共同制定符合區域利益的知識產權保護的協議。此外,政府還應當提供更多的資源條件,如對海外企業商標注冊費用進行一定的補貼,鼓勵企業進行海外商標注冊[1]。
(二)增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
企業需要提升維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及時規劃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體系,主動搭建知識產權信息平臺,在與政府進行接洽的過程中落實自身情況的調研,將自身的規劃與貿易情況及時進行反饋,并且在貿易過程中調整的情況也一并傳達。另外,企業需要主動了解其它各國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針對不同的國家采取不同的維權策略。
三、結語
在一帶一路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應該受到重視。只有加強了對我國知識產權的保護,才能牢牢把握自身的研究成果,從而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本文對此提出了相關研究策略,望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李雯.一帶一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研究策略[J].經濟發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