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廉潔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學習能力的基礎,是創新能力的基礎。那么如何能有效地利用好課堂的40分鐘,來提高小學語文識字寫字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呢?經筆者整理發現,要想提高識字寫字教學的實效性,務必要從課堂教學時間的把握、學生學法的指導、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興趣的培養等幾方面來做工作,歸納起來就是:
新課前,教師應要求學生練寫生字。首先,布置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粗讀課文。低年級課文內容大多兒歌化,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把課文背熟。但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能熟練地背課文,并不等于就能認識課文中的每一個字。他們往往表現為:課文讀得很熟甚至能背誦,但是課文中的生字單個指出有的卻不認識。因此,在學生預習完生字后還有些字不認識時,可以讓學生讀讀課文,然后從課文中找出生字所在的位置,再結合課文的句子認識生字。經過這樣的反復練習,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生字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很自然地就會運用這一方法進行識字。
布置了預習,并不代表學生就能夠真正在預習中學會了,所以教師就要利用早自習時間,組織好各小組的預習檢查工作。由小組長的報告了解到學生預習的效果,從而針對學生的學情找準本次課要解決的重難點,使課堂教學有的放矢。這樣,上課時教師就不用做一些費時的工作,從而使預習真正地起到對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減少課堂教學的時間,從時間上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識字教學中,能否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求知欲,這是識字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也是令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因為低年級識字量大,課時緊,教師要想在一堂課中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學會,的確很難完成。根據低年級學生頑皮、活潑、好動的特點,又喜歡游戲。把游戲引進課堂,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漢字中的形聲字占了多數,因此掌握好這類字的造字規律將對今后提高生字的識記效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形聲字有兩部分組成:形旁(表義),聲旁(表音)。教學時,要將漢字音、形、義三者結合起來識記。如教學“青、請、鏡、睛”,告訴孩子們“青”是聲旁,所以這幾個字的韻母都是后鼻韻母ing,“請”跟語言有關,部首是言字旁,“鏡”是金屬,部首是金字旁,“睛”是眼睛,所以部首是“目”旁。運用這種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義三者之間的聯系,有效地提高識記效率。
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尋找規律的方法。加一加:如方加一個反文旁就成了放。減一減:如:學了園,減一減就成了元。換一換:如底和低就可采用換一換的辦法。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的特點,所以在課堂中利用猜謎語識字,不僅可以讓學生記得牢,而且學生的識字積極性很高。例如:講“告”時,讓學生猜,一口咬掉牛尾巴。講“生”時,出謎語“一頭牛站在一個木頭上”。通過謎語,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開闊了學生的思維,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動腦。
遇到難字、易錯的字,借助順口溜教學。如教學“美”字: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順口溜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于樂,瑯瑯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效果。
總之,識字教學的方法很多,在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實施多種有效策略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寫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從而打造高效識字寫字課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言文字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