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琦 丁婷香 陳星彤
本文基于對鎮江醋文化歷史背景、釀造工藝和民風民俗的認識,分析了鎮江醋文化旅游資源概況、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包括品牌打造、線路設計、商品開發和宣傳策略在內的醋文化旅游系統的開發對策。在充分學習成功開發文化旅游案例的前提下,結合鎮江本地特色,探討在實踐過程中可行的優化策略與措施,并著重研究其方法上的創新。
《中國醫藥大典》記載:“醋產浙江杭紹二縣為佳,實則以江蘇鎮江為最”,鎮江香醋以其“酸而不澀,香而微甜,色濃味鮮,愈存愈醇”的特色獨占名醋之冠。據鎮江史志記載,清朝乾隆年間,鎮江香醋就憑借傳統制醋工藝譽滿大江南北、揚名海外,素有“天下美酒推茅臺,世上香醋數鎮江”之說。如今,鎮江香醋作為著名地方特產,已然成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味覺名片。
醋的釀造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釀造工藝都深刻影響著醋的品質。鎮江深受海洋性氣候的影響,氣候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加之地處“三江交匯”,淡水資源極為豐富且水質清冽,既培育出優質糯米作原料,又適宜釀造業的發展。
在封建社會,雖因時代更迭和地域文化差異,各地祭拜的醋神有所不同,但各地民間醋工藝人都保留著祭拜醋神的習俗。鎮江醋業祭拜的是醋神帝予,也就是杜康的兒子黑塔。相傳,黑塔習得杜康的釀酒技藝后,覺得丟棄酒糟十分可惜,機緣巧合之下釀就了“醋”,也因此被江浙一帶奉為醋神。除了祭拜醋神,鎮江地區流傳著“鎮江有三怪,香醋擺不壞,肴肉不當菜,面鍋里煮鍋蓋”的民謠,可見其飲食偏好。鎮江本土吃食以“肴、點、面”馳名,以肴肉、鍋蓋面就醋,肉食佐醋、菜肴淋醋、點心蘸醋,開胃生津。
在近代鎮江香醋生產史上,鎮江香醋的龍頭企業、百年老字號——江蘇恒順集團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恒順集團創立于清朝道光年間,宣統二年在“南洋勸業會”獲金獎,1999年恒順商標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2002年恒順鎮江香醋獲“中國質量免檢產品”稱號,2003年恒順鎮江香醋被授予“中國名牌產品”。鎮江香醋醞釀出恒順集團,恒順集團又以蓬勃姿態傳承和發揚了鎮江香醋的技術和文化。
鎮江香醋的工藝特點就在于使用藥酒培養其中的酵母以制得酒母外,還擴大培養其中的根霉,以增強其糖化和其它功能。由于酒藥的使用以及巧妙的培養方法,取得抑制雜菌,促進酵母繁殖的效果。再者,使用米曲霉麥曲構成根霉之外的強大糖化能力,并發揮其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復式發酵生產出高濃度的風味酒醪,最終生產出風味醇厚的產品。
鎮江中國醋文化博物館是國內首個專業醋文化博物館,選址于郊區,采用“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的江南民居式建筑風格,山水掩映間營造出優雅、安寧的旅游環境。既方便游客、市民探尋傳統工藝的蹤跡,又增加了城市的文化氛圍。館內分為醋史館、老作坊、陳列館三大主題展館,圍繞鎮江醋的起源、制作工藝、制作流程、探索品種等諸多內容,輔以現代科技充分展示,將文化遺產保護、科普教育、工業旅游等功能集于一體。陳列館內布展涉及地域廣泛,近如鎮江、山西、山東等地,遠至美國、日本、德國等十多個國家,其中不乏口碑良好的精品醋產品;體驗館里,前來游覽的客人在觀賞之余也可親自上陣,制作一瓶帶有自己個人印記的醋品小樣,貼在香醋瓶上作為紀念;老作坊中,游客能夠穿梭歷史回到民國時期,一睹鎮江醋廠盛大的釀醋場景。
幾十年來,鎮江老百姓春節前都有“打醬醋”的習慣。每年臘月底,醬醋廠門前等待購買香醋和醬油的市民就排起長龍,排隊“打醬醋”成了鎮江一個獨特的年俗。為了滿足市民的需要、提供更多品類的醋產品,鎮江市于2007年9月舉辦首屆“中國鎮江國際香醋文化節”。2018年,恒順集團逐漸把小范圍的傳統民俗活動升格為了“恒順香醋文化節”,文化節除了延續原汁原味的打醬醋活動外,還特別創新融合了捏糖人、剪窗花、編中國結等極具年味的民間藝術。既使文化名城鎮江煥發活力,又賦予鎮江醬醋文化新的內涵。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旅游業發展也是如此。高素質的旅游從業人員作為城市旅游的形象名片,直接決定了服務質量的高低,影響著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前景。因此,要想真正走出一條適合鎮江醋文化旅游發展的道路,就需要根據香醋文化旅游特色培養出一批既懂得醋的生產工藝,喜歡醋的歷史文化,又會講述醋的專業旅游服務人員。旅游服務人員要深度挖掘醋文化的內涵,豐富醋文化的內容,講解人員要像講課一樣讓游客通過游覽了解醋文化的方方面面,用細節打動游客。
旅游宣傳是旅游業開發的關鍵,鎮江醋文化旅游能否取得可觀的效果,不僅取決于項目的整體規劃是否合理,而且取決于對外的宣傳手段。鎮江香醋作為老字號招牌,在以往的產品宣傳時很少涉及到旅游的因素,而醋文化旅游這一新興旅游形式,關鍵在于將香醋與城市旅游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完善的醋文化旅游線路,增加香醋工業旅游在鎮江旅游城市定位中的份額。在開發中要注意醋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協調性,推動文化整合。找到香醋文化與鎮江旅游文化在歷史文化、飲食文化的契合點,對內實現認同,對外形成輻射牽引,內外和諧統一。使各種文化在旅游這個層面相輔相成,相助相長。
改變以往單一的銷售開發模式,將醋產品作為對象進行適當包裝,不搞純粹的“門票經濟”,不能局限在靜態觀光層面,要積極發展參與性娛樂。在參觀層面上,從古至今、動靜結合的展出釀醋中使用到的工具、器皿以及流傳的史書典籍、文物古跡,同時播放釀醋的視頻資料,滿足大眾的觀光需求。在參與層面上,醋文化工業旅游顯得正合時宜。工業旅游是在現有的工業基礎上進行旅游改造,將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設備情況和內部管理方式呈獻給游客,讓游客在欣賞和游覽的同時對企業的工業文化和制作流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達到深層次文化體驗,進而達到品牌宣廣傳播的效果。企業還可以開設醋吧、醋浴坊、醋足坊供游客們休閑體驗。
旅游購物本身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資源,在提供實用商品服務的同時,滿足了游客留念的心理需求,而旅游購物的開發關鍵就在于有價值的商品開發。目前鎮江的香醋與旅游的結合還不緊密,香醋主要還是作為一種旅游的附加品進行銷售。因此,鎮江醋文化旅游開發的重點之一就是開發醋商品,讓醋商品成為鎮江旅游新的吸引點。在開發醋產品時,既要鞏固現有暢銷產品的地位,又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研發新產品,最重要的是提升醋的品位,延伸醋的使用范圍,消除大眾對醋用途單一的刻板印象。結合當代人對于養生方面的需求,開發保健醋、醋膠囊等系列產品。企業要進行適當的品牌延伸,不斷優化產品組合,確立醋商品的不同定位,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例如開發出經濟實惠的廚房常用醋與高檔精美的禮品醋;關于釀醋工藝的畫冊一類的紀念品;造醋、盛醋工具等工藝附產品。有了相對完整的產品體系,還要加強對購物場所的建設,為游客帶來便捷、放心的購物體驗。可以開發游客商業街,開張一批“老字號”醋商品專賣店,集中銷售特色醋商品,建立專門的監管部門,加強對店鋪規范化的管理。
與較為成熟的茶文化、酒文化相比,醋文化開發領域仍有很大空白。通過開發醋文化旅游、舉辦醋文化相關的旅游活動,讓游客在旅游中了解和體味醋文化知識,加強人們對醋文化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增強對醋文化以及相關歷史文物古跡和遺址等資源的保護意識,傳承與發揚中國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