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婷
近年來,高職衛校接受學生的良莠不齊,學生素質層次不齊,因此在班級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盡管學校推出了眾多活動,提出了許多措施,但是在促進班級管理上并沒有發揮特別積極的作用。為此,教育從業人員應當在工作中積極尋求有效方法來實現良好的班級管理形式。
實現良好的高職衛校班級管理形式,首先就要充分了解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高職衛校學生整處成年早期,心理發育不完善,心理沖突比較明顯。具體的沖突有,第一,自尊與自卑的沖突。高職學生成績不理想,本身會具有一些自卑感,但是由于本身具有自尊意識,如果日常管理班級中教師不小心出口傷人,則會加劇學生的自卑感。第二,獨立與依賴的沖突。處于成年早期的高職學生渴望獨立與自由,急于擺脫成人的掌控,不希望被他人控制和管理。但是他們又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能力和外在的實力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壓力,因此在遇到困難時還是要尋求成人的幫助。這時高職學生面對班級管理者存在既想擺脫管理又不得不依賴的心理。從高職學生的心理沖突可以看出,教師管理學生可能會加劇學生的自卑感,泯滅學生的獨立感。因此,采用“同伴教育”的班級管理方式成為更有利于班級管理的新形式。
高職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多而雜,導致班級混亂,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教學質量。為了保證高職教育的質量,提升高職班級管理的水平,必須認真的對待現階段高職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被定位為教育的主體,教育活動包括教學與班級管理工作都必須圍繞學生展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提升教育質量具有顯著的效果。特別對于班級管理來說,更需要從學生出發,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鼓勵與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但是,目前我國高職班級管理工作中,很多班主任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一言堂習慣,在處理班級事物過程中“我行我素”,班級管理也主要是摻雜班主任個人的思想感情。然而,現在的高職生都是“00”后,具有這個時代特有的性格特點,以個人意志為主的班級管理理念,在高職生身上實在不容易實施,班級管理的質量可想而知。
實行班級管理的目的,無非在于促進學生全面學生,體現素質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微觀上來說,班級管理與教育教育教學具有密切的關系,有效的班級管理工作有益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目前,我國很多高職班級管理內容的有效性、全面性有待提升,無法體現素質教育理念,也與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目的不相適應。具體來說,很多高職班級管理工作中,將側重點放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而班級財產、學生安全、班級文化、學生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寥寥無幾,這樣的班級管理,不僅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無形的壓力,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質量,導致教學整體的質量與效率下降。
班級管理成效不僅與班級管理的內容有關,更取決于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作為班級管理執行的載體,良好的管理方式能夠促進班級管理質量的提升。在新課程改革時期,高職班級管理方式正處于多元化發展時期,不斷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班級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職班級管理工作的發展。但是,從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上來說,高職班級管理大體上還存在管理方式單一化、傳統化的問題,很多班主任都是采取強制性的制度管理方式,不能尊重學生的個體思想,人性化管理少之又少。這種單一而有傳統的班級管理方式,讓高職生長時間處于教師的管理中,導致學生身心疲憊,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
同伴教育是指通過聽取年齡相仿、興趣相近的同伴的建議和指導來進行教育的一種教育方式。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同伴教育具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可以利用學生的從眾心理,對他們進行管理和教育。一般的同伴教育方式有兩個環節,第一環節是挑選和培育同伴教育者。對于高職衛校的管理者而言,在挑選同伴教育者時要選取具有一定號召力和影響力,專業知識技能比較強且擅于處理人際關系的同學對其進行培訓,使他們提高專業技能和技巧。第二環節是由同伴教育者向周圍學生傳播知識與技能,實現同伴教育的目的。
同伴教育在具體的應用中分為兩種,分別是正規同伴教育和非正規同伴教育。在日常管理中一般采用正規同伴教育,即通過分組形式,制定活動內容與目標以實現同伴教育。下面筆者就以親身實踐為例,闡述在正規同伴教育形式下的班級管理措施。
首先,開展生活學習競賽。競賽是一個充滿競爭合作的過程,競爭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督促,彼此進步。合作則是促進學生情誼,促進彼此進步。無論是競爭還是合作,最終都會讓學生實現自我進步。因此,開展生活學習競賽就是讓學生在競爭與合作中提升自我。例如在高職衛校開展基護班級技能競賽,在班級中成立精英隊,王牌隊,讓精英隊和王牌對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進行pk,以游戲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讓學生在融入班集體中感受到樂趣。
其次,引領同伴教育者開展模塊比拼。班級管理包含眾多內容,從學生素質提升到專業技能提升都包含在日常生活學習范圍內。因此,高職衛校基護班級在開設生活學習競賽之后,班級管理者可以從一些方面給大家開展學習,建立學習模塊,培育每個模塊的同伴教育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加入班級開設的模塊中,實現最終自我的進步和提升。具體的模塊有:模塊一,健康生活你我他。同伴教育者帶領的健康生活你我他,主要是帶領大家如何營養,健康,減脂的生活,讓學生的身體更加健康。模塊二,一切學習都來自于方法。同伴教育者帶領的一切學習都來自于方法,主要是帶領大家一起如何正確有效的提升基護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同伴教育者在日常學習中展示有效的學習方法,分享好的學習經驗,比如將知識融入實踐等。模塊三,談吐是最好的氣質。同伴教育者帶領的談吐是最好的氣質,主要是教會大家如何表達的。例如同伴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嚴管自己的言語,文明用語,并且提高自己的涵養,舉手投足之間展現著修養。模塊四,一手好字行天下。同伴教育者帶領的一手好字行天下,主要是教大家練習書法和手的柔韌度,提升學生外在的表現。模塊五,專業源于操作。同伴教育者帶領的專業來自于操作,主要是帶領大家如何把護理操作學好,提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模塊六,美是一種境界。同伴教育者帶領的美是一種境界,主要是教大家如何穿塔,大家如何跳舞,讓學生形成符合時代主流的審美,提升審美能力,同時也幫助學生成為更美好的自己。
讓同伴教育者帶領的六個模塊影響著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影響著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因此,在競爭和合作的環境下,同伴教學者帶領著學生進步是實現班級管理的重要方式。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新課改背景下,班級管理工作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成為教育領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針對現階段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還需要從思想層面出發,采取多元化的班級管理方式,改進班級管理內容,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其今后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同伴教育已成為班級管理的新形式,這種教育方式更加符合成年早期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也更受高職學生喜愛。筆者通過自身實踐,開展生活學習競賽、模塊比拼等正規同伴教育方式提高了班級凝聚力和學生自身修養。因此,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從業者應當積極采用同伴教育方式,開拓新的同伴教育形式,使班級管理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