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龍拉姆
(四川省甘孜州爐霍縣新都小學,四川 甘孜 626500)
要想將“教育性”與“趣味性”兩者完美結合起來,首先要對他們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作出具體分析,認真分析兩者分別在具體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發揮的作用,將兩者相磨合,才能在課堂中成功運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的語言,從教材中我們不難發現,教材中的大部分都擁有語音、詞匯、語境、句法、閱讀等內容,讓學生在掌握基礎語言能力的同時可以培養良好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時刻結合教材文本,時刻牢記語文教育的目的所在,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語文的人文性來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與道德素質,培養出雙全的當代新型人才。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當前小學生普遍具有好玩、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所以,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和學習效率,就須激發小學生的興趣點和主動性,在教材的布局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拓展閱讀、開心一笑都在教材中占據著重要的板塊,這就是增強小學語文教學中“趣味性”的方法之一,而通過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語文的熱情與動力,可以增強學生與教材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在生活之中認識并使用語文知識,為將來更深層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初級態度,而能有擁有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都是在這一個時期教師能否給予一個學生合適的學習環境有關。倘若教師在教學中僅僅依靠“教育性”,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嚴謹有序,但卻很容易讓年紀尚小的小學生產生疲憊心理,甚至畏懼語文,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倘若過于注重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則很有可能非但不能讓學生學到本應該有的基礎語文知識,還可能會養成許多不良學習習慣,而不良習慣一旦形成,則很難改正。但是將兩者結合,則兩者形成互補,可以最大程度的彌補單一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使教學過程變得飽滿、有效。
要想實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育性’與”趣味性“,語文教師不妨從學生自己本身入手,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從學習中尋找到快樂,比如,教師不如在教學模式上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將班上同學分成不同的語文學習小組,在上課之前,教師先將與本課時有關的問題拋出,讓學生小組自主討論,分享自己想法與見解,同學之間互相答疑結果,用自己的力量尋找到問題答案,如再有疑問,則統一上報給老師,由老師統一進行解答,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將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大大提升,也可以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綜合能力大大提高,更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到正確答案,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從而將“教育性”與“趣味性”完美的結合了起來。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設備在社會各領域大展身手,它是一種集聲音、動畫、光線、圖像為一體的新型輔助教學手段,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豐富教學資源,大大提高減輕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負擔。同時,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還可以創設良好的教學壞境,例如在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這一篇課文時,教師不妨先運用多媒體將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圖片運用多媒體展現出來,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大峽谷的波瀾壯闊,這樣不但有利于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在課堂之上,還讓學生在學習時更有利于學生對于文章描寫段落的理解,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所有理論都從實踐中來,也要回歸到實踐中去,而語文的學習也毫不例外,要想讓學生更加重視語文并且增加語文學習的教育性“與“趣味性”,與生活實際相連接時十分有必要的,比如在學習《我們的錯誤》這片課文時,教師先細細講解課文中出現的作者出現的錯誤,并且如何改正的措施,讓學生了解全篇意思之后,擁有一個“面對錯誤應該勇于承擔,不應一味逃避”的觀念。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一觀念的印象,教師不妨鼓勵學生對自己以前的錯誤進行一個“檢討”,讓學生勇于承擔自己的錯誤,加深對課文中的措施與意義的理解。同時,這樣子與課文相關的實踐活動大大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趣味性”,真正的發揮語文教書育人的作用。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育性”與“趣味性”并不是相對立的,而是二者可以相互補充,相互配合,讓語文學習更加有效,為學生日后更深次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