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霞 楊紅葉 田發玲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石橋中學 山東 沂源 256100)
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本就存在一定的教學差異,農村學校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要走一條和城市學校不同的道路,這是兩者學習環境和教學環境不同所導致的結果。提高農村學生古詩文的學習效率是我們一直以來需要突破的難點,古詩文的存在標志著中華的文明和中華文化的傳播,古詩文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下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談。一是加深古詩文學習理解化,二是優化古詩文學習多元化,三是重視古詩文教學生活化。
對于農村學校的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來說,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愛上古詩文學習。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之所以對古詩文不感興趣,是因為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不夠深刻,很多學生只是理解了表面,所以說,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所學古詩文的文化背景、創作背景、詩人背景等等,讓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和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春望》這一篇古詩文時,老師就可以提前布置給學生一項預習作業,要求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各種途徑理解詩人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經歷,了解詩人的情感變化,并且能夠體會到詩人在寫這首古詩文時的情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深刻體會到詩人杜甫當時面臨國破家亡的悲痛心情,通過短短幾句詩就能夠把人民沒有了國家歸宿表現的淋漓盡致,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古詩文的美妙之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到古詩文所描繪的情景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對農村學校的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課堂教學,這樣對學生的發展發展非常不利。在課后老師也可以結合古詩文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能夠提高對古詩文的理解與感受,老師要加強并改善古詩文的教學方法,開展有效性的教學活動,古詩文朗誦比賽、古詩文專題講座、古詩文知識競賽等等都可以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活動,提高學生古詩文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望岳》這一篇古詩文時,老師就可以開展古詩文專題講座,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兩句為主題,讓學生在講座中談談自己對這兩句詩的理解,最后深刻理解這兩句詩所表達的含義,并且能夠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不怕困難、敢于登高望極、有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是每個學生不可缺少的優良品質。在學期末老師也可以組織一次古詩文朗誦比賽,學生可以朗誦這學期在課本中所學的古詩文,也可以朗誦課外的古詩文,拓寬學生的視野。
農村學生難以學好古詩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師教學不夠生活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距離感。其實初中語文教材中許多古詩文都有民俗知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這些民俗知識拉進學生與古詩文的距離,這樣下來,學生就能夠全面了解所學古詩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并且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古詩文學習能力,提高農村學生古詩文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一篇古詩文時,老師就可以播放“明月幾時有”的流行歌曲,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聽過這首歌曲,課堂氛圍非常的輕松愉悅,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也非常的快,一節課下來,基本上每個學生都把這首古詩文背誦下來了,通過播放與這首古詩文相關的歌曲,學生就能夠很快的進入到課堂學習中去,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了古詩文的美,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的古詩文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古詩文作為我國的文化瑰寶,老師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需要不斷發揚古詩文學習,提升學生的古詩文學習能力。所以說,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發掘更好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效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