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建國小學校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當前我國的教育處在新課改的趨勢下,教師應在核心素養的理念指導下,對于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改變,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應發揮語文閱讀教學的作用,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技巧,從而豐富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1.1 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多是固定的,只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述有關的語文知識,學生圍繞教師的教學內容展開學習。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式是固定的,也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學生對于教師有著一定的依賴性,在進行閱讀學習時,也只是按部就班地進行分析,自身沒有一定的思考。
1.2 教師教學手段單一。我國的教育模式還是應試教育,大部分教師還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讓學生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而忽視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可以利用語言給學生進行講解時,還可以利用多種手段,如:多媒體技術、慕課、微課,利用這種方式,讓學生可以以一個直觀化的角度看待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1 創新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形式下,教師一味地給學生傳遞知識,而不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其自身沒有一定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教學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有些學生對于語文閱讀教學就喪失了興趣,在課堂上不主動進行思考,只是跟著教師的思路走,被動接受知識。但是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進行思考,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正確的閱讀方法。
例如在學習《七律·長征》這一教學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展開思考。例如:“騰細浪”與“走泥丸”是什么意思?“云崖暖”和“鐵索寒”是什么意思?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時能夠積極思考,通過自身的力量,思考出中國工農紅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2.2 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注重傳遞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說是事半功倍。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時,給學生準備一些相關知識的文章,讓學生進行精讀,提高學生的語文分析能力,讓學生對于閱讀信息能進行一定的分析和篩選,找出自己需要的部分,這也是一種能力,可以為學生之后的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相關的資料,例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劉胡蘭舍生取義的英雄事跡,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這些資料,讓學生體會到五壯士的獻身精神,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考。
2.3 巧妙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去閱讀。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帶有確定性的問題去閱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在課堂下,應充分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設計更為合適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閱讀。教師在提出問題時,應讓問題具備一定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具備一定學習的意愿,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到其中。
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定一定的教學問題,如:有這樣的五位壯士在面對敵人時,選擇了跳崖,大家想知道他們是誰嗎?利用這個問題,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內容,教師應讓學生進行反復的閱讀,在閱讀中,除了要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也要體會到狼牙山五壯士面對敵人時,那種無畏的革命精神,讓學生自身可以學習革命先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有著一定的教學意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貫徹核心素養,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進行閱讀技巧的滲透,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讓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