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
(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天堂鎮第二初級中學 廣東 新興 527400)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教育活動的中心是學生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它的核心是啟迪學生的思維,從而達到主動、創造性的學習。它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并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自己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使學習過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效地促進自身的發展,是真正有效的學習。
有的學生學習很用功,成績卻不盡人意,這樣的學生我們也遇到過。原因可能跟他的性格有關,但是主要原因還是學習方法不對。這就是我們輔導教師實實在在的分內的事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溫故而知新”,教會學生預習和復習。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由“學會”變為“會學”,并由“會學”變為“樂學、善學”。在樂學的基礎上,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內在的主動學習的動機,從而把學習轉化成為自身的自覺自愿的行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教邏輯計算題時可以引導學生提煉出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四步法”。在熟練了“四步法”后,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逐步做到“準確、迅速、靈活”地運用知識,學生學習得法嘗到了甜頭,有了成功的體驗以后,才會消除怕受挫的心理,從而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人終生受益。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就要十分注重學生平時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課上學生自主性的發揮,尊重和發展學生個性,使之有所發展,有所創新。具體實踐中,通過對預習整理、廣泛閱讀和重點閱批、勤于積累、善于傾聽和表達等習慣的訓練和培養,加之方法和技巧靈活運用,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提高,長期堅持,就會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當然,良好學習習慣也需要一個積累和適應的過程,教師需要適時地給予幫助和引導。另外,教師要尊重學生個人能力上的差異,針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方法給予指導。如:培養自主寫作的習慣,剛開始教師對學生的習作不要求講究格式。也不要求中心突出,至于選材、結構、表達方式、語言更不必追求細節。重點放在學生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上,只要學生有了真情的流露,寫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和體會,就為寫好作文奠定了基礎。教師只要在結構、語言、材料組織等方面稍加指導,就可以使學生完成一篇不錯的作文。這樣的作文,學生基于自己的所思所想,寫起來就不會覺得有多大困難,再由老師加以點評和鼓勵,學生就會對自己有信心,寫作的興趣和熱情也會隨之增強,寫作文就會成為一種樂趣。
語文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一篇篇凝聚作者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影響他們對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達方式,并最終積淀成為他們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語文素養。在語文探究性學習中,如果沒有對問題的探究,就不可能有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不可能有學生智慧火花的進發。在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各種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散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其實,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是強烈的,學生主動發展的潛能是巨大的,只要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前提,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重點,以促進學生智能提高為核心,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看書、質疑、操作、觀察、思考、討論、練習、評價,就能使學生逐步形成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質,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發展。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學生放在“主人”的位置上,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把新的數學教育給我們的所有學生。實踐證明:只要教師能深挖自身因素,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就一定能實現由學生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偉大轉變,使學生真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
注重主體生活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積累,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用手、用眼、用口、用腦,在活動中啟動多種感官去獲得直接經驗,增加感性認識,以實現學生寫作素養的形成,達到需要向他人傾吐的目的。寫作的真正源頭在生活,或者說,學生的思想和情感源自其樸素而意蘊頗豐的日常生活,因此,課標進一步要求學生“參與生活”、“發現生活”。語文教師的使命就是創造條件、提供機遇,“導”學生投入生活之海、任其暢游,所謂通過作文去表現生活,最終就是通過作文去表現真實的自我。
這是衡量自主作文教學成功的與否的標志。開展自主作文教學,要求教師確立學生在作文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尊重他們的獨立的思維方式和活動方式。教學中不簡單地傳授寫作技巧,更應讓學生在活動中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自主作文的內驅力。自主性要貫穿于整個寫作教學過程中,因此,教師應當做到: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知識讓學生自己探索,規律讓學生自己發現,學法讓學生自己總結,并達到會學的境界。教師給學生以自由,弘揚學生的主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