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
(河南省安陽市西大街小學 河南 安陽 455000)
安全是社會發展的前提,是人類個體發展的基本保障。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經濟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安全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從近年來全國各地學校發生的各種安全事故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學校安全工作關系到千萬名學生的健康、千萬個家庭的幸福、教育的發展、社會的穩定、時代的進步。“加強安全管理,創建和諧校園、平安校園”是學校全體師生共同的愿望、是家長和社會的期盼、是時代賦予學校的職責。因此,安全管理是中小學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和保證。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杜絕和減少學校安全事故的發生,切實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校園財產安全,促進中小學生健康、安全成長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營造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
少年的成長需要全社會營造一個健康和非暴力的環境。校園安全并不能僅靠幾項強硬措施草草了事,它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全面配合,成立安全教育共同體,以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與自救能力,這也是校園安全精神文化建設的內容之一。
1.1 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校園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是校長,學校要從全局入手,認真抓好各項工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到層層有措施,人人有責任,個個有目標。工作要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不存僥幸,不留盲點,不出漏洞。學校與年級主任、班主任、一線教師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職責。將安全教育工作作為對教職員工考核的重要內容。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對工作不力,不負責任的責任人予以懲罰,要嚴肅追究各種安全事故,有效保障校園平安。
1.2 建好校園安全人防的體系。學校要成立校園安全管理的領導機構,落實相應的責任,形成校園安全管理的共同體。地方派出所與學校密切配合,在學生上學、放學時間段,民警、協警、門衛保安和安保志愿者在校門口巡防;嚴格實行門衛查驗、來校登記和外出登記請銷假制度,加強師生出入校園、外來人員進入校園、進入校園車輛的管理;學校上課時間實行封閉式管理,強化重點時間段和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實行校園安全日報制;落實低年級學生上學放學接送交接制度,所有年級準時放學,特殊情況通知家長何時接送。這些也都是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1.3 裝備到位排除安全隱患。充分發揮現代技術手段在學校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如在學校重點部位加裝攝像頭和紅外線報警器,門衛與110應急中心鏈接報警按鈕,做到防患于未然。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校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沒有一定的規章制度,那么管理工作也很難有序進行。為此我校根據上級精神與相關文件,針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科學合理、規范有效、易于操作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使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從而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一是對教師的管理。明確教師的責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對學生的管理,進行系統的防水防電等安全教育,使其懂得遵紀守法。我校發動廣大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管理制度的制定,這樣制定的制度更具操作性、更且民主性,能夠激起學生與教師一起積極參與到安全管理工作中來,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與自身的責任。我們除了要不斷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同時要加強對各項管理工作的監督與監管,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絕對不留安全隠患。如我校組織人員對校內的教室等地方進行全面檢重,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及時整改。一旦發現有管理人員玩忽職守,絕不姑息,嚴肅處理。對于盡職盡責的人員要給子相應的獎勵,在全校進行通報。這樣將全校師生完全納入管理工作中來,使每個人既成為管理,同時又是被管理者。這樣更利于教師與學生積極配合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廣大師生共同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與責任性,從而使學校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順利實施,為全校師生共同打造一個安全,穩定、和諧的學習環境。
提高學生安全意識、自我防范和自護自救能力是學校減少或杜絕安全事件發生的重要前提。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自我防范和自護自救能力。要根據實際情況,開設安全教育地方課程,認真落實。以消防安全日、防震減災日等各種節日或紀念日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利用校會、班會、黑板報、墻報、學科滲透、廣播、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張貼各種安全教育資料、散發安全教育材料等途徑,開展學校安全教育。通過講解、演示和訓練,對學生開展安全預防教育,使學生接受比較系統的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防火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還可利用學校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告學生家長書》、發放《學校安全教育知識手冊》等形式將安全知識傳遞給學生家長,增強家長的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并不是一兩次說教就可以形成的,學校要抓住每個學期活動的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宣傳活動,加大安全宣傳力度,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同時組織人員定時排查隱患,嚴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4.1 在開展好安全教育,增強學生安全意識、自我防范意識的同時,還必須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每學期學校根據季節特點,進行不少于一次的“防震、防火及自然災害安全疏散或逃生、食物中毒自救、消防”等方面的演練。
4.2 了解信息、分析現狀、排查隱患。學校安全工作領導組必須隨時了解各地發生的學校安全事故,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了解事件的情況。根據已發生的學校安全事故,對照學校的實際情況,認真排查校園內的教學設施、師生矛盾、教師間矛盾、校內住戶安全等一切隱患,做到不留盲點、不留死角,堵塞漏洞,確保安全。
4.3 學校安全工作領導組在日常工作中,要不定期不定形式地開展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的整改。對于一些學校無法整改或解決的安全隱患,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匯報,爭取得到盡快的處理。
總之,安全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的首要任務之一,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與恒心,來認真地完成這項系統工程。我們還要緊跟形勢發展,及時發現與解決校園學全管理工作中的新問題,保證學校教學正常進行,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