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懂懂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二實驗學校 山東 東營 257000)
(1)微課主要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時長一般在8分鐘以內,有明顯的教學目標作指引,內容短小,集中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模擬一對一教學情景的一段音視頻。那么,本文將針對如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恰當運用微課教學,及如何制作有價值的微課等內容作以下探討。
(2)首先,制作一節(jié)微課選題要恰當,失當?shù)倪x題必然是索然無味的。因為,微課針對的是教學中的典型、重點或難點問題,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不能很好解決的問題。簡單說,就是你制作的這節(jié)微課要有其必要性。相反,對于那些學生能夠通過自主閱讀教材就能理解,或傳統(tǒng)課堂就能解決的問題則不宜作為微課的選題。比如,我在給六年級學生講解《愛在家人間——體味親情》這一部分內容時就運用了微課。因為單純說親情是什么,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或多或少有點抽象。但是,老師通過設計一些具體的事例、活動,學生更能感受到親情的存在和溫暖。首先我在微課中給大家播放了一段視頻,即央視公益廣告《家庭的責任》,同時,設置兩個問題(一)視頻中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如何體現(xiàn)的?(二)孩子對父母給予的關愛在認識上有何變化?然后,我又設計了一項由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的家庭活動,共分三個小環(huán)節(jié),名字叫“親情的三次碰撞”。環(huán)節(jié)一,找一位你認為重要的家人,分別寫下自己和對方的生日、身高、體重、愛好。碰撞一,看看雙方對彼此的了解是否有差距。如果有差距說明了什么?環(huán)節(jié)二,回憶并記錄一件你最不能理解接受的家人做過得事情,并說明原因。碰撞二,問問家人這樣做的原因。知道原因后你的想法有無變化?環(huán)節(jié)三,盡可能多的回想并記錄彼此關心對方事情的數(shù)據(jù)。碰撞三,通過數(shù)據(jù)對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我把這項活動制成微視頻,讓學生課后在家庭中和家人一塊完成。其內容和形式本身集趣味性、活動性、生活化、具體化于一體。加上教師的引導,使學生對本部分內容的認識從抽象感性上升到具體理性,更有利于達到長時記憶的目的和初中道德與法治倡導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目的。
(3)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的需求,善于開發(fā)學生利用初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組織教學,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成長服務。因此,教師在設計微課時,選材必須要貼近學生生活,要能夠激發(fā)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要能使學生觀看完視頻后有感而發(fā)。比如,我在講授《深深淺淺話友誼》這一框題中的“友誼的澄清”這一部分知識時,我找了自己班內的兩位同學表演了一段小品,大體意思是甲同學向乙同學傾訴自己曾經結交的幾個朋友的故事片段。乙同學針對甲同學的傾訴提出自己的建議。通過學生們觀看微視頻,有條理的分析出對友誼的幾點正確認識。學生觀看后,都會有一些收獲。這節(jié)微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內容完全來源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學生觀看后有一種親切感和代入感。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潛在求知欲。
(4)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微課導入新課,這樣便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快速融入課堂。比如,我在講《我們面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形勢》這一框題時,我就通過錄制微課導入新課。課前,我先錄制一段視頻,內容大體是冬季早晨,整個城市大霧彌漫,人們紛紛戴上口罩在霧霾中艱難前行,其中可能就有自己的親人、朋友……讓同學們談一談看完這段視頻的感受。看完視頻后,同學們臉上表現(xiàn)出嚴肅的表情,心靈受到了震撼,從而點燃了大家的學習熱情,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課。整個過程簡短有效,達到了激趣導入的效果。
(5)要制作一節(jié)優(yōu)質的微課,無論是編寫教學設計還是制作課件,必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編寫教學設計首先要做到深入透徹分析教學內容,還要做到全面掌握學生學習需求,教學設計力求情景化、趣味化。課件的制作力求圖文并茂,動靜結合,注重美感。微課中的教師旁白力求科學性、通俗化、生活化。教師錄制的視頻根據(jù)需要盡可能包含多種資源,盡可能做到視頻中有文本,視頻中有圖片,視頻中有音頻,視頻中有視頻等。這樣在豐富的材料切換中不斷調動學生的關注度。同時設計的問題根據(jù)不同的情景需要可以有自主的探究、生生之間的探究、師生探究,或者學生與家長的探究等。例如在講六年級全一冊《愛在家人間——體味親情》這一部分內容時,我首先設計了自主探究問題,然后又設計了家長和學生共同完成的探究活動,還播放了活動過程中的背景音樂等等。通過豐富的活動與材料收到了很好地學習效果。
總之,在如今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人們普遍追求高效率的情況下。微課作為一種短小精致,目標明確,便于學生自主快速學習的新穎教學模式,被實時引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對活躍學生思維,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促進構建高效課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任課教師也理應跟上時代的步伐,重要價值,努力讓初中道德與法治更加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