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巴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文中學校 四川 阿壩 624599)
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實際英語水平,依據因材施教的指導思想進行的對教師、教材和學生的分層,確定不同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方案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對于培養學生英語成績具有重大意義。
1.1 有利于師生的同步提高。分層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解決了統一性教學與學生個性差異性的矛盾,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標準,教學要求,滿足各個層面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潛能,增強學習信心,消除英語教學“兩級分化”現象。分層教學有利于教師深入了解學生以及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它鍛煉教師的組織調控能力與隨機應變能力,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和科研能力。
1.2 有利于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分層教學中要求學生的英語水平比較接近,加之各個層次與其教學實際相適應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作指導,這樣教師能夠較為準確的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使得教學內容更加適合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避免傳統教學中的“吃不飽,吃不了”現象的產生。
1.3 有利于教學模式的轉變和教學手段的革新。在英語教學中始終要貫徹以學生為中心,應用能力為導向,充分利用教學手段的革新,突出素質教育的三種特性:基礎性,培養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全體性,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每個學生的素質;發展性,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2.1 提問分層。在課堂上,教師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要做不同難度的提問。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提問的難度要適當放小,對于一般的學生做到適中,對于基礎非常好的學生要適當提高提問難度。例如A組的學生基礎較差,在提問時可以是背誦一個單詞,而B組的學生要說出它的基本語法,而C組的學生就要靈活用它造出句子。這樣既可以不打擊基礎差、學習興趣乏味的學生,又可以鼓勵那些在英語學習中敢于挑戰高難度題型的基礎好的學生,達到所有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2.2 練習分層。對于同樣難度和同樣題型的練習,基礎薄弱的學生完成要很長時間,而基礎好的學生會很快做完,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進行練習分層。對于A組的學生的要求是做好基本練習;B組,在完成練習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做一下其他較難的題目;C組,盡力把難度大的題目也做完。這樣就會使基礎不好的學生鞏固基礎,基礎一般的學生增長做題的能力,基礎好的學生獲得更高難度的鍛煉。
2.3 輔導分層。同樣是一樣的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在作輔導教學時要從實際出發,對于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輔導方法,輔導難易程度不同的內容。教師要利用平時課后和自習時間,對學生進行小組分層輔導,為不同的小組制定不同的輔導方案,比如對于A組輔導內容以英語的基本知識為主,以鞏固A組學生基礎為目的。在促進學生進步的同時,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師生感情,最終達到了各個組的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之上學到更多英語知識的目的。
3.1 作業分層。在作業方面,教師不能對所有的學生都留一樣的練習,而是跟據分層的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對作業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可以要求C組的學生一天完成一篇難度較大的完形填空題,并能做到理解其中的每一句話:B組完成難度適中的題,要求能做到基本掌握內容;A組完成一篇難度較低的也可以選擇難度較適中的,但要保證能把題的大體意思弄懂。
3.2 測評分層。一般來說,每個單元的課后測評至少一次,但是在以往沒有分層前,教師會很頭疼,因為同樣的測評題目,有的學生得90來分,有的得60來分,還有的才得30來分,對于同樣的測試點,有的學生感覺太容易,而有的感覺又太難,所以這種情況很麻煩。因此,在測評中也應該實施分層測試,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設計出不同難度的測試題目。
實踐證明,分層教學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教學有效方式,它基本上促進了不同基礎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完善,滿足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不同要求,又充分發揮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巨大作用。分層教學不但優化了課堂教學,并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既調動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又達到了提高成績的目的。在初中英語分層教學過程中,有些高效的方法已經得到充分利用,還有的其它方法需要進一步完善,所以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搞好初中英語分層教學還需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