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劍
(江蘇省泗陽縣上海路初級中學 江蘇 泗陽 223700)
在構建初中語文有效課堂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基礎、身心特點以及教學要求,對教學活動進行有效 前置,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要為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氛圍,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將先進的教學手段與社會實踐活動 作為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全面構建初中語文有效課堂。
在新課程改革中,最熱的一個詞是“自主學習”。事實 上,許多教師望洋興嘆———自己課堂的“自主學習”與課標提倡的“自主學習”目標相去甚遠。為什么呢?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如果“自主學習”離開了“興趣”,那么,“自主”就會成為口頭上的自主、形式上的自主,絲毫不能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道理很簡單,有了“興趣”,學生當然會學得津津有味。所以說,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們要著眼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以此為起點設計教學方案,預設教學過程,選用教學方法,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有效設計激發學生興趣,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融入形象性強、趣味性足、 教育性深、吸引力久的內容,會讓學生因學習興趣大增而主動學習。反過來想,如果我們的教學目標忽略了學生的接受水平或心理感受乃至心理預期,那么學生怎么會喜歡這節課呢? 這樣的教學,無法給學生輸入自主學習的動力,學生無法投入到自主學習的境界中去,怎么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情感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課堂上,師生之間離不開情感的交流。經實踐發現,教師將積極向上的美好的情感運用到教學中,可以優化課堂效果。在語文課上,教師的情緒會直接影響著學生,所以我們要樂觀、熱情、飽滿、自信。每個學生都喜歡臉部表情豐富的教師,教師上課時臉帶微笑,讓學生能消除緊張、不安等感覺。此外教師的手勢也很重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手勢語尤其重要,學生可以通過你的身體動作來猜測并理解你說的語文。實踐證明表情、動作豐富的語文教師教學效果明顯要好得多。在課堂上,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適時給予鼓勵,一個微笑,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小小的表揚,都會讓學生的心里開花,更樂于表現,更樂于參與,讓教學有好的進展效果。
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利用比較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綜合審美能力現在部分初中語文教學課本中存在一些關于美的教育的文章,這就要求相關的初中語文教師不僅需要發現課本以及教材的內在美,與此同時也應該利用展示美的教學方式的途徑讓這些初中學生感受到美的存在,或者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積極地創造美。其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具體來講可以利用播放相關的錄像、錄音以及相應的課件等很多方法,只要能夠讓學生比較認真地學習課文、品讀文章即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文章各種美的意蘊以及氣勢。利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接受相關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將教學以及娛樂進行結合,從而不至于讓學生感覺語文是一門枯燥無味的課程,與此同時讓他們加深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綜合審美能力的目的。
課堂上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實踐中學習語文,也更容易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學“語文”,用“語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就必須重視調動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創設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活動的自由度,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使每一個學生成為學習的參與者、探索者、發現者。教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要讓學生學會開放自己,敢于質疑問難,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能主動思考探究問題,積極參與合作討論,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經常告訴我的學生:“語文課上無對錯,只要你敢站起來回答問題就是好樣的!”所以在我的課上學生們的積極性比較高,從而使他們對課堂學習更感興趣。
一位蘇聯教育家曾說,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在今天的語文課中,多媒體教學正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生動性、豐富性顯示了獨特魅力,能激發學生興趣,產生強烈學習愿望,從而產生學習動機。由于語文本身蘊涵著豐富的情感,或豪邁或婉約,或贊揚或激勵,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視聽情境,營造特定氛圍,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很好地結合起來。
總而言之,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課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課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途徑,也遠非上述的幾點,它涉及到各個方面,既有教師因素,也有學生方面的影響,還有各種教學環境的制約。隨著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推進,隨著教學新理念的深入人心,語文教學的課堂有效性會水漲船高,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更應開拓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