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邦華
(廣東省華海糖業發展有限公司勇士中學 廣東 湛江 524151)
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別稱,其涵蓋了政治、思想觀點、道德品質等方面的教育,這些內容緊密相連。政治、思想觀點教育是以道德品質為基礎進行教育的,道德品質又是以政治、思想觀點教育為導向進行的。小學生年齡尚小且經歷有限,所以,會將政治、思想觀點教育滲透在道德品質中進行教育,以培養學生好的思想道德及行為習慣。
小學時期是人未來發展中最重要的時期,小學德育教育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未來的思想品德發展。從品德心理的視角來分析,學生品德行為在小學時期是最容易發生“質”的變化的。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知活動逐步從形象思維轉向抽象思維,情感能力也逐步從低級轉向高級發展,克服困難的能力和意志得到持續增強,良好的思想、行為也在一步一步形成。根據兒童思想品德發展規律進行德育引導,是促進兒童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發生“質”的變化的重要保證。
2.1 以身作則地影響學生。德國教育學家斯多惠曾經說過:“教師是學生活生生的典范,是學校中最有教益且最直觀的模范。”老師在小學生的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老師的任何話語、行為,都可能會在有意無意間地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老師的身教甚于言傳。為此,老師應該注重自身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用良好待人接物的態度來影響和教導學生,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以此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2.2 平等對待,愛心撫育。老師愛護學生不僅表現了老師的職業道德,同時也體現了老師的高尚師德。老師應該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心去看待所有學生,無論是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還是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老師都應該給予他們平等的重視和關愛,以此讓他們在溫暖的學習環境中逐步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育事業不僅是教會學生知識的事業,同時也是播種愛的事業,老師應該用愛心和真誠來教育和引導學生。每個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師生間、學生間也不例外。不管什么時候、什么環境下,老師都不能將自身人格凌駕于學生的人格之上。而應該在身份平等的基礎上,用平等心來理解和開導學生。例如,對于做錯了事情卻沒有悔過之心的學生,老師絕對不能一味地進行灌輸性教育,這種模式不僅潛在地強調了老師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讓學生感到非常厭煩。老師應放低姿態,多方面了解學生產生這種行為習慣和性格的原因,可以通過了解家庭背景、成長經歷、教育基礎等,來全面了解學生的生長環境,以此找到問題的切入點,用真誠的態度來引導和鼓勵學生,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和尊重的條件下,一定會快速接受老師的建議,從而改變以往的不良習慣,并在建立自尊、自愛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因此,身為老師,應該用真誠的心來愛護每一個健康又美好的幼小心靈。
2.3 因材施教,注重方法。一般學科教育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德育教育則不同,其是一個逐步滲透,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的學科,不可能快速見到效果,也不可能用統一的標準或方法來一刀切地進行教育。而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學生自身為標準來衡量其是否取得進步。這就強調了方法的重要性,老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教學,也可以進行德育主題教學,對于比較自卑的學生,老師可以設計信心建立相關的教育;對于學習沒有毅力的學生,老師可以同學生探討一些與“恒心”相關的故事;對于精力難以集中的學生,老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各種方法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引導他們精力集中地學習等。總而言之,老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來因材施教,以此逐步接近德育教育的目標。
2.4 創造環境,多面教育。開展多姿多彩的課外活動是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率的途徑。簡單的言傳身教、灌輸式教學等已經不符合現階段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相較于單一的課堂學習而言,學生更樂于參加課外實踐等活動。為此,老師可以盡可能地安排一些課外活動,并在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多面教育。例如,在春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每一個學生多帶一個塑料袋,將自己在游玩中制造的各種生活垃圾裝進塑料袋中,遇到垃圾桶時,再將這些垃圾一起丟到垃圾桶中。這種活動讓學生在快樂游玩的過程中,學會了愛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以此通過實踐教學來引導學生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應該將校內外的各種教育途徑充分利用,相互配合,形成聯動,為學生的德育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小學生在快樂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最終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