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建美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光榮小學 遼寧 大連 116000)
現在的教育行業大都是處于一種核心素養背景之中的,在這個背景下,任何階段的課堂教學都應注重對同學們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在小學里,數學作為一門主要學科出現在同學們面前,在這個學習階段中,教師要教給同學們的知識有很多,如何讓同學們有效地接受這些知識并熟練運用這些知識成為每個小學數學老師所關注的主要問題。本文將要討論的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相信一定能為小學數學教師們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所謂小組合作,顧名思義,就是要將同學們劃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學習小組的劃分由教師根據同學們的學習基礎、課堂表現、學習成績等因素進行劃分,要兼顧不同層面的學生。一個小組中,既要有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也要有學習稍微差一點的學生;既要有講解題目頭頭是道的學生,也要有不敢表達自己意愿的學生;既要有對學習持有積極態度的學生,也要有持著消極態度的學生。因為小組合作的目的是要提高組內每個同學的成績,所以教師一定要對組內同學有足夠了解,這樣才能劃分正確,達到提高同學們成績的目的。
2.1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同學們的學習過程中,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其好好學習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學習氛圍會激發同學們的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促進同學們全面發展。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這種學習氛圍的培養,因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小組合作提高學習成績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一個學習氛圍良好的課堂上,同學們會更容易地各抒己見,提出不同的觀點,這說明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同學們的主體意識。每個同學提出的觀點都是值得小組內一起討論的問題,讓他們的思想發生碰撞,產生炫彩的火花。
例如,在學習《分類》這一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物品,這些物品可以是顏色相同的各種物品,或是大小相近的物品,然后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對其進行分類,通過同學們的討論,一定會得出根據不同標準進行分類的結果,比如有的同學是根據物品顏色分的類,有的同學是根據物品大小分的類,這都是正確的,因為這都是同學們在小組內通過討論得出的結果,相信同學們通過這個過程一定會學到一些東西。
2.2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當今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里只有一個孩子,難免會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在學校里,教師們的任務是要讓每個同學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因此教師要幫助同學們改掉自身的壞習慣,成為一個樂觀向上的人。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培養同學們的合作意識,合作意識有可能會對同學們的一生產生影響,所以要注重對其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周長》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在小組內合作完成,小組內分工明確,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問題。組內可以一個人對所求周長物品進行測量,一人負責記錄,一人負責計算結果,一人負責檢查計算結果,通過這個過程,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對小組合作有一個新的了解,組內同學們的合作意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強,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2.3 重視組內每個人的意見建議。一個小組內有一定的人數,每個人的思想不可能完全相同,都會有自己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組內要重視每個人提出來的問題,尊重每個人的意見。因為每個同學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會有自己的思考,組內每個同學的思想交流,都有可能會發現另一種思考同一個問題的思路,這對同學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情,因為這既拓寬了同學們的學習思路,也加強了組內同學們的聯系。
例如,在學習《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時候,教師可將一塊不規則石塊放入盛有水的長方體水缸中,讓同學們進行計算石塊的體積,有的同學認為放入石塊后,水就會升高,只要先將放入石塊之前水的體積算出來,再將放入石塊之后水的體積算出來,再相減即可;然而有的同學認為放入石塊之后,升高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只需測量升高的水的高度,在測量水缸的長寬即可。很明顯,第二種方法更簡便,但這不能認為第一種方法就是錯的,所以要重視每個同學的意見建議。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是課堂上教師為了提高同學們成績的一種方式,我相信,如果正確運用這種方法的話,每個同學的成績都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