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維勝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文匯小學 青海 西寧 810000)
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我們的生活。數學核心素養就是培養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人的、具有數學特征的關鍵能力與思維品質。史延東教授也提出的數學終極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來表達現實世界,這也是提出的數學教育的終極目標。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除了在課堂教學中落實這一目標,有效的實踐性作業可以體現、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探究,圍繞作業設計談一談自己的做法。
生活化的作業題目能夠幫助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來源和應用,從而能促進學生對數學本質的理解,數學學習也應該將觸角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數學家庭作業設計可與兒童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例如我在教學“統計和可能性”這部分內容時,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請學生調查了解好朋友喜歡吃的水果、喜愛的體育運動等,在調查的基礎上,填寫統計表,繪制統計圖。學生的作業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鞏固了數據的整理、統計表的填寫。又如在學習了面積計算后,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小明家的廚房要鋪地磚,有兩種設計方案。方案一:每塊5元,邊長為2分米;方案二:每塊7元,長為3分米,寬為2分米。①用第一種地磚鋪需180塊,你知道這個廚房的面積是多少嗎?②用第二種地磚鋪需要多少塊?③用哪種地磚比較便宜?這些生活化的作業使我深深的體會到:數學一旦“回到”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會張開飛翔的翅膀,躍入學生渴求知識的腦海中。
數學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數學作業的設計也不能一成不變,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作業,調動每一個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樂趣,讓他們主動的去學習去理解知識數學知識。我會不定期以“超市”型作業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多項選擇。A類為基本題,緊扣當天所學的內容,主要目的是用來鞏固新知;B類是基礎題,是針對一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布置的,有利于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C類是拓展題,這種題目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針對基礎好的學生設計的,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在“作業超市”里,學生可自主選擇類型,也可以各種類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異,各取所需。不同水平的學生自主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訓練、發展。
開放性作業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多種多向思維性。在開放性作業中引導學生思維的多向化,使學生思維呈發散型發展,盡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例1:學習“百分率的應用”后,我設計這樣的作業:六一班有55名同學,在一次聯歡會中,班委會決定每人購買一個冰激凌,如單買每個3元,如批發,購買一箱(20個)可打九折,購買三箱及三箱以上打八五折,利用以上信息,說說你的購物方案。學生在作業中提了多種購物方案::(1)單獨購買,全班共付:3×55=165元;(2)班級統一購買,買兩箱再加15個,全班共付;3×90%×40+3×15=153元,錢少花12元;(3)班級統一購買,買三箱,全班共付:3×85%×60=153元,冰激凌多買了5個,還少花12元。從中,學生發現后兩種方案比較實惠,且最后一種方案最為合算。
開放性數學作業還可以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思等途徑,訓練和開啟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拓展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例如:“一名學生在計算3.69除以一個數時,由于商的小數點向右多點了一位,結果得24.6,這道題的除數是多少?”學生在熟練地掌握這道題的解題技巧以后,我在原題的基礎上稍作變動,設計出了三道類似的題目,把“向右多點了一位”,分別改為“向左多點了一位”,“向右多點了兩位”,“向左多點了兩位”,這種一題多變的開放性題,充分調動了學生思維的敏銳性,他們躍躍欲試,或自主探索、大膽猜想,或合作交流,積極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這種類型的作業,構成了學生無限的思考平臺和廣闊的四維空間,提高了學生應變能力和發散性思維的能力。
數學作業的設計應該認真選擇適量的、有趣味性。通過實踐性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增強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特性》時,為了讓學生更具體、更形象、更牢固地了解和掌握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特征,我讓每個學生動手制作一個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通過用手拉一拉、比較拉動后兩個圖形形狀的變化。然后讓他們從日常的生活當中,從我們身邊找一找無處不在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再讓學生進一步去思考為什么生活中看到的諸多東西,比如為什么建筑工地的腳手架、晾衣架、電視塔等都是類似三角形的框架結構,而推拉門、窗戶等卻是平行四邊形的結構?類似這樣的開放性作業,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讓學生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得以提高;既發揮了學生思維的個性特長,又讓他們懂得了三角形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和地位,增強了數學的現實性、趣味性、生活性。
基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作業設計,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在作業中學到知識,在作業中提高技能,在作業中發展思維,讓學生真正地喜歡學數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