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科輝
(江西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江西 南昌 330038)
晉城市是山西省轄地級市,位于山西省東南晉豫兩省接壤處,西與運城市、臨汾市比鄰,北依長治市,南部和東南部與河南省濟源市、焦作市、新鄉市交界,地質條件復雜,屬地質災害多發區域,因自然因素及采礦、工程建設等人為因素誘發的地質災害頻繁發生,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制約著區域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因此對該地質災害分布及發育特征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晉城市主要地質災害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采空地面塌陷四種,共331 處。據統計,全市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地面塌陷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1 249.13 萬元,其中,采礦誘發地面塌陷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為18 305.35 萬元。全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311 處,預測其威脅人員20 665 人,威脅財產總額121 597 萬元。311 處地質災害隱患點中,崩塌(含不穩定斜坡)138 處、滑坡68 處、泥石流7 處、采空地面塌陷98 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區涉及全市6 個縣(市、區)的70 個鄉(鎮)。災害點各類型比例如圖1所示。
晉城市地質災害隱患點按行政區劃分,城區12 處、澤州52 處、高平29 處、陽城101 處、陵川63 處、沁水54 處;按規模等級劃分,大型12 處、中型78 處、小型221 處;按險情等級劃分,特大型1 處、大型5 處、中型45 處、小型260 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統計如表1所示。地質災害隱患點規模統計如表2所示。地質災害隱患點險情統計如表3所示。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人員及財產統計如表4所示。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人員及財產統計如表5所示。

圖1 地質災害點各類型比例圖
據統計,崩塌已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93.55 萬元,目前,仍存在崩塌隱患(含不穩定斜坡)138 處,其中不穩定斜坡2 處。崩塌隱患按規模大小分級,大型3 處、中型21 處、小型112 處;崩塌隱患按險情等級劃分,中型3 處、小型133處,預測其威脅人員2 213 人,威脅財產總額18 533 萬元。不穩定斜坡按規模大小分級兩處均為大型;按險情等級劃分兩處中型1 處、小型1 處,預測其威脅人員335 人,威脅財產總額3 500 萬元。崩塌隱患(含不穩定斜坡)主要分布在山區公路旁、山區居民區附近。

表1 地質災害隱患點統計表

表2 地質災害隱患點規模統計表

表3 地質災害隱患點險情統計表

表4 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人員及財產統計表(按行政區)

表5 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人員及財產統計表(按隱患點類型)
據統計,滑坡已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 056.37 萬元,目前,仍存在滑坡隱患68 處。滑坡隱患按規模大小分級,大型5處、中型15 處、小型48 處;滑坡隱患按險情等級劃分,特大型1 處、中型11 處、小型56 處。主要分布在山區居民區附近及山區公路旁。預測滑坡隱患威脅人員4 448 人,威脅財產總額33 923 萬元。
晉城市泥石流時間分布和活動強度與洪水活動周期相一致,多發生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據統計,泥石流已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93.86 萬元,目前仍存在泥石流隱患7 處。泥石流隱患按按規模大小分級,中型6 處、小型1 處;泥石流隱患按險情等級劃分,中型2 處、小型5 處。零星分布于在陵川縣東北部山區及陽城縣西南部山區。預測泥石流隱患威脅人員252 人,威脅財產總額2 239 萬元。
采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煤炭資源開采區。據統計,采空地面塌陷已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8 305.35 萬元,目前仍存在采空地面塌陷隱患98 處。采空地面塌陷隱患按大型2 處、中型37 處、小型59 處;地面塌陷按險情等級劃分,大型5處、中型30 處、小型63 處。預測地面塌陷隱患威脅人員共11 356 人,威脅財產總額51 591 萬元。
晉城市地質環境條件較為脆弱,山區面積較大,山地、丘陵區占86.9%,地形起伏大,溝谷縱橫,地層巖性復雜,構造發育,是山西省降水量較大的地區之一,加上人類工程活動特別是修路、采礦活動較為強烈。
其地質災害發育有以下特點:①采空塌陷集中分布于煤礦采空區和鐵礦采空區,特別是國營大礦采空后,地面變形最為嚴重;②滑坡多發生于中東部地區的河流溝谷、道路兩側、居民區附近;③人類工程活動是誘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修路等人為切坡引發滑坡、崩塌,采煤引發地面塌陷;④降水是地質災害主要激發因素之一;⑤從空間分布上看,山區特別是以泥頁巖、砂巖互層結構的石炭、二疊系地層分布區,其地質災害明顯多于山間盆地和河流寬谷; ⑥從危害程度上看,滑坡和煤礦采空區塌陷分布數量多,危害大。
晉城市屬地質災害多發區域,主要地質災害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采空地面塌陷等四種,共計331 處,崩塌(含不穩定斜坡)138 處、滑坡68 處、泥石流7 處、采空地面塌陷98 處,多為人類工程活動和煤礦采空區、鐵礦采空區引起,從危害程度上看,滑坡和煤礦采空區塌陷分布數量多,危害大。通過本次對晉城市地質災害分布及發育特征研究,為該地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