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依麗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童星實驗幼兒園 廣東 廣州 511483)
前言
美術是幼兒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也是表達自我的形式。傳統的美術教學通常屬于課堂,屬于集體活動,更強調技巧訓練和統一要求,并不利于表達幼兒的個性和創造性。區域活動是幼兒特有的學習形式,在這一方區域里,幼兒可以自由活動、自由創造。小小的美術區角沒有很強的技能要求,卻有著無限的創意空間和自由的表達方式,是激發幼兒美術潛能的最佳途徑。
任何游戲都需要規則,美術區角也不例外,應該從安全、進區、材料取放這幾方面制定美術區角規則:(1)安全規則。“安全第一”是最基本的規則,美術區角有許多比較危險的物品,例如剪刀、刻刀、針等,如果孩子沒有依照規則正確地使用這些工具,就可能發生許多安全問題,因此應該格外注重安全規則。(2)進區規則。為了高效開展美術區角活動,有必要制定合理的進區規則,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根據區角的空間大小和材料數量來確定合適的進區人數,并且與孩子一起制作進區卡片。(3)取放規則。美術區角有著豐富的材料,應明確如何正確地取放和使用美術材料,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使用材料參與美術游戲,發揮美術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
2.1 創設優美環境。環境對人的行為有強烈的暗示性,良好的環境不僅能開闊幼兒的眼界,并且能夠讓幼兒在環境的熏陶下中領悟藝術,在不知不覺中暢游美術世界。因此教師應為孩子創設一個快樂、自由、豐富的環境,使幼兒在自由氛圍中去學習、去創造,這也是師幼互動的基礎。美術區角的選址要靠近水源和窗戶,便于做美工的時候按照需求自由取水,窗戶良好的采光有利于保護幼兒的視力,而且窗外有新鮮空氣、花草樹木、小鳥鳴和,可幫助幼兒開闊眼界和激發靈感。教師可以在美術區角擺放一些藝術品、自然景物、主題壁畫、名家畫作等,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藝術的熏陶,激發孩子的創作靈感,打開孩子的創意源泉。
2.2 注重因材施教。每一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性格、愛好、思考方式,大部分孩子在創作前滔滔不絕,無數的想法和創意從嘴里涌出,你完全可以從他的描繪中想象出一幅畫作,但是當一幅空白的畫紙擺在他面前時,由于繪畫基礎不足,他一下子變得手足無措,表現出一副一竅不通的樣子。而有的孩子一聲不吭,遇到什么事都自己解決,不愿意與其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封閉起來。面對各種各樣的孩子,老師應該做到因材施教,實施分組教學,根據各個孩子的年齡特點、已有經驗、能力發展、技巧熟練度、對美術知識的掌握程度等適當調節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2.3 激發創作靈感。幼兒與生俱來就有創造的潛能,因此在美術創作中教師必須抓住機會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1)語言激發。教師可以運用自身語言為幼兒創設情境,啟發幼兒的思考與創想,推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2)適當點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美術創作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許多孩子由于經驗缺乏或認知不當,很難獨立地創作,教師應該適當地給予孩子啟發和建議,清除孩子學習的絆腳石,鼓勵孩子大膽探索。(3)表達賞識。兒童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面對孩子的各種獨特想法,教師不應該拘于大人的標準,而是應該投以肯定的目光,欣賞他獨特的思維,并且對他們的點滴創造及時豎起大拇指,明確表現自己的賞識,使孩子更加努力,激發對美術的創作靈感。
2.4 積極展示評價。人們對于自己的辛勤勞動成果都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幼兒也不例外。教師首先應鼓勵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從中了解幼兒的創作意圖;然后鼓勵幼兒之間相互評價,讓幼兒從同伴的視角審視自己的作品;最后教師綜合大家的意見,給出自己的評價。展示評價的目的是讓幼兒獲得成功體驗,促進幼兒不斷進步,因此不可要求過高,而是應以賞評為主。教師應考慮到個體差異性,經常性地使用正面評價,于平淡中發現幼兒的進步和閃光點,然后把作品懸掛展示出來。這一方面有利于美化教室,另一方面可以成為成長記錄,更關鍵的是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他們獲得成功體驗。
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只要有合適的土壤,就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成為參天大樹。美術區角正是這樣一片土壤,教師應正確認識到美術區域活動蘊藏的價值,營造寬松自由的環境,著重培養幼兒的藝術細胞,引導他們用眼睛發現美,用心靈感受美,用筆觸表現美,用想象創造美,讓他們在美的世界自由體驗、自由探索、自由創造、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