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萬憲
(甘肅省古浪縣泗水初級中學 甘肅 古浪 733101)
初中地理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而且是為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初中地理教學應受到足夠的重視。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應積極克服,改進教學方法,使初中地理教學達到更高水平。
1.1 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不夠強。學生在初中地理學習中能做到興趣濃烈的并不多,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學校和教師不重視地理教學,沒有把地理教學放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在現代教學方法、雙邊活動開展和學科知識拓展等方面創新存在不足。另一方面也與學生家長的傳統觀念有關,認為應將時間和精力更多地運用于所謂的主科,從而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習缺乏興趣。
1.2 地理教學普遍缺乏重視。許多初中學校校長、教師甚至學生,對地理的重視程度都低于語數外等學科。由于語數外等學科在中考中占有很大分值,它已成為教師和學生關注的焦點。然而,由于應試地理理念的影響,對其的重視程度大幅降低,甚至在思想上對其存在著可有可無的思想,這種片面的理念導致教師和學生在地理教學中投入不足和效率低下。
1.3 地理教師師資力量不足。在原有的應試教育模式下,地理一度被視為邊緣學科,許多學校地理教師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地理課堂的秩序往往與其他專業課程相比較為散漫,但教師卻無能為力。當然,一些學校缺少相應的專業地理教師,許多初中地理教師不是專業的,不能引導學生學習深層次的地理知識,而只是單純的講解教材內容,教師沒有專業的地理知識,可想而知,學生學習的結果固然是片面的,這樣不僅沒有做到實施新課標計劃,而且也沒有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的奧秘,無法對其產生興趣,從而不能有效地學習地理知識。
2.1 促進初中地理教學改革以激發活力。改革是激發活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教師必須重視地理教學的改革,從教學觀念的轉變入手,全面改進教學結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有效地促進地理教學改革,激發和釋放活力,只有這樣學生學習才更為高效。所以可在此方面,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設置更具引領性、更具趣味性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探討,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和地理教學效果。比如,在“自然資源總量豐富和人均不足”的教學中,可針對教學內容設計一組思考題,并要求學生分析我國自然資源大體有哪些種類,其儲備量如何,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什么問題,應采取什么措施等,這些題對學生的思維具有很強的主導作用,每個學生都在學習中能找到清晰的思路,并能準確把握要點,有效地推進學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識的能力。在學生完成基本內容的討論研究后,組織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指導學生掌握難點,對他們存在的不同想法組織交流辨析等。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充分體現了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能養成積極主動思考和良好的合作研究習慣,這對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具有重要意義。
2.2 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初中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所以教師不應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應探索適合學生的、先進的教學方法。同時,地理學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豐富的地理知識,還要注重以專業基礎拓展地理知識。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識。此外,對一些學校教師不夠專業的問題,學校應為教師建立一個學習平臺,使初中地理教師相互交流,在提高自身素養的同時,更能研究地理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安排講座、公開課等交流方式,全面提高初中地理教師的專業素養。
2.3 切實轉變觀念,思想上高度重視地理教學工作。地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環境保護、生態資源和可持續發展都與地理學科密切相關。初中地理教學不僅是為了應付高考的需要,而且更為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打下基礎,讓他們熟悉自然發展的基本規律,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技能,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學校和教師應站在這樣的層面和角度來認識地理的重要性,從而在思想上重視地理教學的工作,無論是教學安排還是資源整合,都應從最優化的角度來進行,為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改變觀念,才能從思想上真正重視起來。
2.4 引入現代手段,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重要作用,通過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首先,在導入新課上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一些學生看來,地理教學枯燥無味,甚至在上到地理時興趣低落,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的要求,利用多媒體手段引入新課程,以一些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影音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提高其教學效果。其次,在難點突破中發揮作用。在地理教學中,許多抽象或復雜的地理現象、運動過程,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會非常吃力,雖然有教具作為輔助,但直觀、科學的演示不足,此時多媒體教學設備可有效彌補這一現象。
綜上所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科學。它在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地理教育是幫助國民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發展觀的重要途徑。另外,就目前情況而言,新課程改革實施后,初中地理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師資短缺和學校對地理學科的不重視,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不足,造成知識吸收能力差,導致初中地理教學出現諸多困難,地理學習效果不明顯。因此,面對諸多問題,有必要分析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積極采取對策和措施。